[实用新型]一种油气冷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59260.4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3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武渤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清县宏强容器清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施艳荣 |
地址: | 06569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冷凝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气冷凝装置。该技术方案将外管体、中管体、内管体相互嵌套,利用焊接部将中管体上端口与外管体内壁之间的环隙加以封闭,利用半球壳端头将中管体的下端口加以封闭;基于这种结构,分别构建了用于供油气流通的通道和用于供冷媒流通的通道,且二者保持隔壁接触。在此基础上,于中管体外壁增设若干沿螺旋线分布的凸片,并在相邻凸片之间保留间隙,从而在增大中管体与油气间换热面积的同时,使油汽混合物得以顺利下行;同时,本实用新型在中管体内壁上增设了内螺纹部,有助于增大冷媒与中管体之间的换热面积。应用本实用新型,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换热效率,具有良好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冷凝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针对油田钻井废弃物的处理工程中,热相分离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与常见的焚化技术相比,热相分离没有燃烧过程,因而不会排放有害气体。同时,由于此过程可将烃类物质从其他材料中分离出来,因此能产生洁净的油气产物以及惰性的填充物残渣。
该技术首先将含油的污染物通过旋转桨叶气闸引入到间接加热萃取室。在萃取室外部设有加热套,热量通过萃取室外壳被间接传导到基质材料上,导致碳氢化合物的蒸发或沸腾,从而转化为蒸汽状态。接下来,将油气(即烃蒸汽)送入冷凝器,使油脂冷却成为液体,从而得以回收;在此基础上,通过沉淀、过滤等手段最终得到清洁、可利用的油料产物。
在上述工艺过程中,冷凝是耗费时间最长的环节,由于高级烃本申请流动性较差,再加之导热系数较低,因此常规冷凝系统要将油气从550℃左右降低至200℃以内,需要多轮的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冷凝系统的冷却效率,一直以来都是本领域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油气冷凝装置,以解决常规冷凝系统的冷却效率有待改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气冷凝装置,包括外管体,进气管,排液管,锥头,中管体,扩口部,凸片,间隙,半球壳端头,内螺纹部,内管体,油气容腔,冷媒进口,冷媒出口,其中,在外管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在外管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在排液管的外壁上具锥头,中管体位于外管体内部,在中管体的上端具有扩口部,扩口部的上端与外管体的内壁焊接固定,在中管体的外壁上具有若干沿螺旋线分布的凸片,在相邻的凸片之间具有间隙,中管体的下端由半球壳端头封闭,在中管体的内壁上具有内螺纹部,内管体从外管体的顶端纵向伸入至中管体中,内管体与外管体焊接固定,中管体与外管体之间的空间为油气容腔,凸片位于油气容腔中,进气管和排液管均与油气容腔相连通,在外管体的侧壁上具有冷媒进口,冷媒进口与中管体的内部空间相连通,内管体的外端为冷媒出口。
作为优选,内管体的下端位于半球壳端头内部。
作为优选,外管体的轴线、中管体的轴线、内管体的轴线,三者相互重合。
作为优选,排液管的轴线与外管体的轴线相互重合,进气管的轴线与外管体的轴线夹75°角。
作为优选,在排液管中固定连接有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清县宏强容器清理有限公司,未经永清县宏强容器清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92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驱动器用凸轮结构
- 下一篇:铁磁性材料安全评估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