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缆渗水移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59806.6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9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燕;朱卫华;任浩;贺巍;袁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府江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渗水 移动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缆渗水移动检测装置,包括与待测光缆一端相连的注水装置和位于待测光缆另一端下方的检测盒;所述注水装置与待测光缆的一端通过出水管连接,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用来选择光缆是否进入检测状态;所述检测盒底部放置有水滴检测电路板,待测光缆的另一端放置于检测盒上,当有水滴从光缆内部渗出,就会滴落在检测盒内,水滴检测电路板检测到光缆漏水;所述检测盒与待测光缆的接触点高度高于阀门的高度,可以有效避免阀门接口不严或操作失误带来的溢出水流向检测盒,降低检测误差的发生概率,同时由于水柱管内的液面高度远大于检测盒与待测光缆的接触面的高度,不会对待测光缆内部的渗水检测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渗水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光缆渗水移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光缆的出厂质量检测当中,在渗水检测环节,厂家通常的做法是在车间某个角落安装一个大型渗水检查装置,占地面积较大,由质检员、操作人员将光缆插在渗水检查装置上进行渗水检查。检测光缆渗水装置集中在车间的角落,距离光缆生产线较远,往往由检测人员收集一定数量后再进行批量检测,假使出现渗水情况再通知生产人员,这样检测就有一定的滞后性,此时可能就有好几盘具有渗水风险的光缆已下机。
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如二次抽查等情况下,需要对少量光缆进行临时的渗水检测,由于渗水检查装置距离生产线较远,临时多次送检会导致检测结果的滞后性。且渗水装置的检查口众多(一般在100个以上),临时送检的光缆与批量检查的光缆混在一起进行检查,出现渗水时查找具体哪一根渗水需花费一定时间,不能很好的指导生产。
并且,在现有的小型光缆渗水检查装置中,需要人为向水压管道中注水,操作不便,且无法避免因装置接口不严或因操作不当导致光缆外表面有水溢出,导致检测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光缆渗水检查装置在光缆外表面有水溢出时带来的检测误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缆渗水移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缆渗水移动检测装置,包括与待测光缆一端相连的注水装置和位于待测光缆另一端下方的检测盒;所述注水装置与待测光缆的一端通过出水管连接,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用来选择光缆是否进入检测状态;所述检测盒底部放置有水滴检测电路板,待测光缆的另一端放置于检测盒上,当有水滴从光缆内部渗出,就会滴落在检测盒内,水滴检测电路板检测到光缆漏水;所述检测盒与待测光缆的接触点高度高于阀门的高度,可以有效避免阀门接口不严或操作失误带来的溢出水流向检测盒,降低检测误差的发生概率,同时由于水柱管内的液面高度远大于检测盒与待测光缆的接触面的高度,不会对待测光缆内部的渗水检测产生影响。
其中,所述注水装置包括水柱管和蓄水箱,水柱管的高度为1~1.5米,用于向待测待测光缆施加水压,水柱管设置于蓄水箱上方且与蓄水箱连通;蓄水箱侧面设置有N个出水管,N为大于等于4、小于等于10的整数。
为了方便作业人员操作,所述蓄水箱侧面开有注水口,作业人员无需从水柱管手动向装置注水,通过注水口连接水源即可通过开关控制加水。
所述蓄水箱的出水管下端设置有接水槽,对检测口等位置故障或操作过程产生的溢水进行收集。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有,所述水柱管高位侧接有溢水管,溢水管另一端通向接水槽,当水柱管内液面高于溢水管接头高度时,水从溢水管内流出。
由于待测光缆需要一定的长度,光缆的硬度不足以使其在仅有两头支撑点的情况下保持直线状态,光缆可能会产生轻微的下凹,导致溢出的水从下凹处滴落而不从阀门口滴落,且每根光缆下凹的位置不确定,需要将接水槽的位置设置得很长。因此,在阀门和检测盒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待测光缆的支架,支架的高度和位置设置用于保持支架与阀门之间的待测光缆段为倾斜直线状态,保证溢出的水从阀门口滴落,接水槽只需设置于出水管下端位置即可。因为本装置是可移动式装置,所以节省接水槽的材料从而减轻装置的整体重量很有必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府江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府江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98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眩光的隧道低碳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工程外接电源保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