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式引流砂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61186.X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4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焦辉;彭锴;翟胜辉;翟胜宇;史泰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普拉斯自动化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7/24;B01F1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寇冰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式 引流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式引流砂混合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筒体、固定在筒体周向的支撑腿、安装在筒体下端带有出料插板的出料口。所述筒体的内腔壁上上下设置多层混合板,且混合板的中部开设有下料口,所述混合板呈中间下凹的倒圆台型。还包括设置在下料口内的搅拌装置以及提升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能够对每层混合板上的原料进行混合,且提升装置能够将下落的原料上提送入混合板以进行二次混合。搅拌叶贴合混合板的底部,避免底部沉积不均匀,同时,部分流向中部的,会被螺旋叶向上提升,进行二次混合,实现上下混合,从而使混合更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砂混合领域,具体为一种螺旋式引流砂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炼钢中,需要加入引流砂,主要以河南镁橄榄石、辽宁大石桥的电熔镁砂为主要原料,湖北宜昌碳素材料为添加剂,按特定的粒径和重量百分比进行组合,经混合而制备成引流砂,现有的引流砂混合,很多只是水平搅拌,这样容易出现上下分层的现象,因此,如何避免上下分层,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式引流砂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式引流砂混合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筒体、固定在筒体周向的支撑腿、安装在筒体下端带有出料插板的出料口。
所述筒体的内腔壁上上下设置多层混合板,且混合板的中部开设有下料口,所述混合板呈中间下凹的倒圆台型。
还包括设置在下料口内的搅拌装置以及提升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能够对每层混合板上的原料进行混合,且提升装置能够将下落的原料上提送入混合板以进行二次混合。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筒体上端的横板,所述横板与筒体的内腔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向上穿过横板连接有电机,所述转杆上固定有搅拌叶。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贴合在混合板上,且上下层混合板之间上下设置设置多个搅拌叶。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底部与混合板平行以便于出料,且筒体的底部同样贴合有搅拌叶。
优选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设置在转杆周向上的螺旋叶,且螺旋叶位于下料口内,所述搅拌叶位于螺旋叶的上下两层叶片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原料从筒体的上端加入,混合板的设置多层,避免了上下分层,实现了阻隔,电机带动转杆旋转,进行周向水平搅拌,相对于直接用筒体搅拌,多层混合板,不容易造成底部沉积,更均匀;
2、搅拌叶贴合混合板的底部,避免底部沉积不均匀,同时,部分流向中部的,会被螺旋叶向上提升,进行二次混合,实现上下混合,从而使混合更均匀;
3、打开出料插板,电机反转,混合好的原料经下料口流向出料口,螺旋叶带动原料排向出料口,便于出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筒体;11、出料插板;12、出料口;13、横板;2、混合板;21、下料口;22、转杆;23、电机;24、搅拌叶;3、螺旋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普拉斯自动化科技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普拉斯自动化科技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11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式砂浆研磨机
- 下一篇:一种折叠展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