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砂立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63423.6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0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曹酒毓;赵俊;康宇;武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5/00 | 分类号: | B02C15/00;B02C15/02;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高福勇 |
地址: | 2100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砂立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砂立磨装置,包括减速机、设于减速机一侧的电机、固定在减速机上端的壳体以及固定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并横向设于壳体内部底部的磨盘,电机的转动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相连;壳体上至少设有两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碾磨组件,碾磨组件包括底座、液压弹簧、摆杆、磨辊和主轴;本实用新型借助磨辊与磨盘的相互作用来碾碎原料,噪音和振动均较小,并降低了能耗;还借助液压弹簧使得磨辊具备缓冲功能,既提高了稳定性,又防止过大粒度的物料对磨辊造成损坏,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成品砂出砂率、降低了成品砂模数;此外,可根据需要制得各种粒径范围的机制砂以扩大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砂立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机制砂生产行业普遍采用将原料进行破碎的方式来生产机制砂,而最主要的原料破碎设备是立轴冲击破碎机,立轴冲击破碎机的原理是给原料加速后甩至反射板上击碎,利用原料的动能损失来实现破碎;但立轴冲击破碎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撞击力,进而导致耐磨件的寿命较短,因此生产成本较高;同时能耗高、噪音和振动均较大,且成品砂出砂率低、模数高;此外,粒径在0.3~0.6mm区间内的机制砂占比量较低,生产的机制砂规格容易断档,因此适用范围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噪音和振动均较小,并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成品砂出砂率、降低了成品砂模数,且扩大了适用范围的制砂立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砂立磨装置,包括减速机、设于减速机一侧的电机、固定在减速机上端的壳体以及固定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并横向设于壳体内部底部的磨盘,电机的转动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至少设有两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碾磨组件,所述碾磨组件包括底座、液压弹簧、摆杆、磨辊和主轴;所述底座设于壳体的外侧,所述摆杆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的上端,所述液压弹簧的固定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上,所述液压弹簧的伸缩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摆杆的下端,所述主轴穿插设置在壳体中,所述主轴的外端固定在摆杆的上端,所述磨辊同心且可转动的套设在主轴的内端并设于磨盘的上方,所述磨盘的上端开设有沉腔,所述沉腔的底面边缘形成有环向分布的第一弧面,所述磨辊的圆周侧面上形成有环向分布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与第一弧面间隔一定距离并与第一弧面相互配合;所述壳体的顶部还插接有竖直分布的进料管;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稳料组件;所述磨盘的下端外侧边缘还固定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刮料板,对应地,所述壳体的底部一侧还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多个刮料板均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稳料组件包括横梁、连接板和稳料板;所述横梁横向固定在壳体的内壁和进料管的外壁之间,所述连接板可拆卸的固定在横梁上并可调节固定高度,所述稳料板固定在连接板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稳料板的下端外侧形成有圆角,所述圆角与第一弧面间隔一定距离并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磨盘的上端边缘还固定有挡料环,所述挡料环同心设于沉腔的开口处外侧。
优选地,所述磨辊的研磨比压F为0.1~0.7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借助磨辊与磨盘的相互作用来碾碎原料,噪音和振动均较小,并降低了能耗;还借助液压弹簧使得磨辊具备缓冲功能,既提高了稳定性,又防止过大粒度的物料对磨辊造成损坏,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成品砂出砂率、降低了成品砂模数;此外,可根据需要制得各种粒径范围的机制砂以扩大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34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