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65404.7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0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林;吴迎文;杨瑞琦;王凯;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5B39/04;F28F1/02;F25B13/00;F25B30/02;F25B4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卢浩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换热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换热系统,该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之间的多根扁管;扁管的一端与第一集流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第一集流管内设有多组隔片组件,每组隔片组件均包括位于下方的下隔片以及位于上方的上隔片,所述下隔片将第一集流管分隔成多个腔体,所述上隔片为带孔隔片;每组隔片组件的上隔片和下隔片在靠近扁管的一端均位于两个相邻的扁管之间;第一集流管上设有多个第一集流管进出口,每个第一集流管进出口分别与所述每组隔片组件的上隔片和下隔片形成的腔体连通。该换热器能够有效地改善冷媒分配的不均匀性,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就是通道当量直径在10-1000μm的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扁平管内有数十条细微流道,在扁平管的两端与圆形集管相联。集管内设置隔板,将换热器流道分隔成数个流程。目前现有的微通道换热器具有高效、紧凑、质量轻、制冷剂充注量少、成本低、易回收、环保等优点。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进口一般为气液两相,而传统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没有分流措施,进入集流管后气液两相分层现象明显,导致进入扁管的制冷剂分配不均匀,换热器换热性能较差。
现有技术通过微通道分流技术改善冷媒分配的均匀性,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5180518A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集流管及具有该集流管的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系统,该集流管上设置多组带孔隔片,每组隔片包含两个隔片,其中水平放置的隔片把集流管分隔成多个腔体,这样能够有效地改善制冷剂分配的不均匀性,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但是上述的集流管还存在以下不足:
参见图1,传统的微通道换热器的两个隔片均水平放置,当微通道换热器中的扁管之间的中心距较小时,两个隔片之间会有一根或者多根扁管,导致两个隔片之间的扁管流量过大,隔片之外的其它扁管流量较小,从而引起换热器分流不均,影响冷媒分配的均匀性,降低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该换热器能够有效地改善冷媒分配的不均匀性,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微通道换热器的热泵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之间的多根扁管;所述扁管的一端与第一集流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集流管内设有多组隔片组件,每组隔片组件均包括位于下方的下隔片以及位于上方的上隔片,所述下隔片将第一集流管分隔成多个腔体,所述上隔片为带孔隔片;每组隔片组件的上隔片和下隔片在靠近扁管的一端均位于两个相邻的扁管之间;所述第一集流管上设有多个第一集流管进出口,每个第一集流管进出口分别与所述每组隔片组件的上隔片和下隔片形成的腔体连通。
上述微通道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
工作时,冷媒从第一集流管进出口进入到上隔片和下隔片之间形成的腔体中,然后再通过上隔片的孔喷射进入到上方的腔体中,接着再由上方的腔体进入每个扁管中,由于每组隔片组件的上隔片和下隔片在靠近扁管的一端均位于两个相邻的扁管之间,两个隔片之间没有扁管,使得上隔片与下隔片之间形成的腔体没有与扁管直接连通,从而改善了冷媒的喷射效果,进而改善了冷媒分配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下隔片为水平设置,所述上隔片为倾斜设置,在远离扁管的方向倾斜斜向上延伸。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一方面能够保证上隔片和下隔片在靠近扁管的一端均位于两个相邻的扁管之间,另一方面能够保证上隔片和下隔片形成的腔体能够有足够的空间与第一集流管进出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54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道路雨水渗蓄构造
- 下一篇:一种吸尘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