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变压器高压线圈分接端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65648.5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6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电气(江苏)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28;H01F29/02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212215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变压器 高压 线圈 端子 结构 | ||
一种新型变压器高压线圈分接端子结构,包括高压成型线圈,所述的高压成型线圈上设有1个进线端子、1个出线端子和分接端子组,所述的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对称放置在高压成型线圈的上下两侧,所述的分接端子组位于高压成型线圈的中部,分接端子组分为第一组分接端子和第二组分接端子,本分接端子结构结构简单,能满足35KV变压器不同电压的换挡,保证了变压器产品的电气性能,简化了操作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变压器高压线圈分接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的分接范围是±2×2.5%,变压器上的6个原分接端子1-1分成两排、等距离放置在分接结构上,两排原分接端子1-1可横向排列,也可纵向排列。随着变压器电压等级的越来越高,特别是35kV等级的变压器,为了确保变压器的电气性能和绝缘性能,高压线圈的层间电压需≤1000V,所以原变压器高压线圈1-3层数变多,段数也变多,线圈外层的匝数变少。如果变压器的原分接端子1-1的布置按常规设计,特别是对于大容量产品,线圈层间设有气道,在使用过程中原变压器高压线圈1-3的抽头可能会在线圈层间气道中引出,这样增加了原变压器高压线圈1-3的绕制难度和生产工艺难度,也埋下了产品的质量隐患,影响产品的安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变压器高压线圈分接端子结构,包括高压成型线圈,所述的高压成型线圈上设有进线端子、出线端子和分接端子组,所述的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对称放置在高压成型线圈的上下两侧,所述的分接端子组位于高压成型线圈的中部,分接端子组分为第一组分接端子和第二组分接端子。
优选地,所述的进线端子的接角编号为A(B、C)。
优选地,所述的出线端子的接角编号为X(Y、Z)。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组分接端子和第二组分接端子中分接端子的数量均为4个。
为了延长爬电距离,确保产品的电气性能,优选地,所述的分接端子的接角结构为小凸台结构。
优选地,第一组分接端子中的分接端子通过第一连接片相连,第二组分接端子中的分接端子通过第二连接片相连。
优选地,第一组分接端子中4个分接端子的接角编号从左往右分别为2、3、4、5,第二组分接端子中4个分接端子的接角编号从左往右分别为6、7、8、9。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新型变压器高压线圈分接端子结构,本分接端子结构结构简单,能满足35KV变压器不同电压的换挡,保证了变压器产品的电气性能,简化了操作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变压器分接端子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变压器分接端子结构的接线简图;
图3是新型变压器高压线圈分接端子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新型变压器高压线圈分接端子结构的左视图;
图5是新型变压器高压线圈分接端子结构的接线简图;
图中:1-1、原分接端子1-2、原进线端子1-3、原变压器高压线圈1-4、原连接片11、进线端子12、出线端子2、分接端子组21、第一组分接端子22、第二组分接端子23、第一连接片24、第二连接片3、高压成型线圈
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电气(江苏)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电气(江苏)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56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电池保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安装叶片的轮毂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