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叶片角度可调式射流风机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66952.1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0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蒋正苗;郑涛;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航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9/00 | 分类号: | F04D19/00;F04D29/34;F04D29/36;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角度 调式 射流 风机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片角度可调式射流风机组件,具体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所述基座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从动组,所述从动组包括八个从动轴,所述八个从动轴呈圆形排列,八个所述从动轴中靠近第一主动轴的一个从动轴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转动杆,八个所述从动轴中靠近第一主动轴的另一个从动轴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八从动转动杆,所述第一主动轴的表面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转动杆。本实用新型降低流体与叶片的冲击角,减少流体在叶片的工作面上形成涡流区的概率,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叶片角度可调式射流风机组件。
背景技术
射流风机是一种特殊的轴流风机,主要用于公路、铁路及地铁等隧道的纵向通风系统中,提供全部的推力;也可用于半横向通风系统或横向通风系统中的敏感部位,如隧道的进、出口,起诱导气流或排烟等作用。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叶片安装角度固定,流体与叶片的冲击角无法改变,使流体在叶片的工作面上形成的涡流区无法去除,引起冲击增加损失,造成电能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叶片角度可调式射流风机组件,通过主动轴和从动轴带动叶片转动,调节安装角度,降低流体与叶片的冲击角,减少流体在叶片的工作面上形成涡流区的概率,减少能量损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叶片角度可调式射流风机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所述基座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从动组,所述从动组包括八个从动轴,所述八个从动轴呈圆形排列,八个所述从动轴中靠近第一主动轴的一个从动轴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转动杆,八个所述从动轴中靠近第一主动轴的另一个从动轴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八从动转动杆,所述第一主动轴的表面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转动杆,所述第一主动转动杆的表面通过球形关节轴活动衔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远离第一主动转动杆的移动通过球形关节轴与第一从动转动杆活动衔接,所述第一主动转动杆的下端通过球形关节轴活动衔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主动转动杆的一端通过球形关节轴与第八从动转动杆活动衔接。
进一步的,八个所述从动轴中靠近第二主动轴的一个从动轴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四从动转动杆,八个所述从动轴中靠近第二主动轴的另一个从动轴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五从动转动杆,所述第二主动轴的表面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转动杆,所述第二主动转动杆的表面通过球形关节轴活动衔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远离第二主动转动杆的移动通过球形关节轴与第四从动转动杆活动衔接,所述第二主动转动杆的下端通过球形关节轴活动衔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远离第二主动转动杆的一端通过球形关节轴与第五从动转动杆活动衔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斜齿轮,所述主动斜齿轮的上下两侧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斜齿轮和第二从动斜齿轮,所述第一从动斜齿轮的顶部与第一主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从动斜齿轮的底部与第二主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箱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锁箱,所述锁箱的内壁通过连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所述第一主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分布在锁箱内部的刹车盘,所述第一锁块与第二锁块的凹陷侧与刹车盘的外侧活动衔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块远离第一锁块与锁箱转动连接的连轴一端通过连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锁杆,所述第一锁杆远离第一锁块的一端通过连轴转动连接有主动杆,所述主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制动箱,所述制动箱的外侧与调节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制动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航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航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69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