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复位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68923.9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0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瑞;王昕;方鹏忠;陈金磊;李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H1/02;A61H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邓瑞;辜强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腰椎 突出 牵引 复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复位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上侧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嵌套有按摩辊,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嵌套有床垫,所述床垫的中部放置有腰垫,所述腰垫的上侧前端固定有第一腰带,所述腰垫的上侧后端固定有第二腰带,所述床板后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间活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前后两部均固定套接有卷筒。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固定,转动转把对患者腰部进行牵引,同时正反电机工作带动按摩辊来回移动,按摩辊对患者脊柱起到按摩作用,提高了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提高了患者治疗时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复位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复位床。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坐姿及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会使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越来越多。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影响着广大病人的生活及工作,是当前社会的一大难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诸多负担。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牵引是非手术治疗中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缓解症状手段。
目前,现有的牵引复位床不能够对病人的腰部进行推拿按摩,减小病人的痛苦,其治疗效果差。
因此,发明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复位床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复位床,通过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束缚带和第二束缚对患者的上部身躯进行固定,转动转把,使得转杆带动卷筒转动对弹性拉带进行收卷,拉动腰垫,从而对患者腰部进行牵引,同时正反电机工作带动按摩辊来回移动,按摩辊对患者脊柱起到按摩作用,提高了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提高了患者治疗时的舒适性,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复位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上侧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嵌套有按摩辊,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嵌套有床垫,所述床垫的中部放置有腰垫,所述腰垫的上侧前端固定有第一腰带,所述腰垫的上侧后端固定有第二腰带,所述床垫的左部前端固定有第一束缚带,所述床垫的左部后端固定有第二束缚带,所述床板后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间活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前后两部均固定套接有卷筒,所述腰垫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弹性拉带,所述弹性拉带与卷筒相连接,所述床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右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右方设置有第三固定板,所述按摩辊下侧的前后两部均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中部嵌套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中部嵌套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左端与第一固定板间活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右端贯穿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间活动连接,所述丝杆处于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间的杆身表面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右侧固定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三固定板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间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按摩辊的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嵌套在限位槽内,所述滚轮与限位槽间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床垫和腰垫均采用硅胶材质加工制成,所述床垫的四角与放置槽的四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床板的上侧左端设置有床头板,所述床板的上侧右端固定有床尾板,所述床尾板上侧的前后两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弹性拉带经过导向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均采用硅胶材质加工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束缚带和第二束缚带均采用硅胶材质加工制成。
优选的,所述床板后侧的中部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转杆上,所述转杆的前端贯穿安装板连接有转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8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柱式防水标本盒
- 下一篇:一种基于紫外光的二氧化硫浓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