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2799.3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2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田野;丁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野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B90/16;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韩岳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科 气管 插管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辅助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与支撑组件连接的气管插管固定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底板和连接底板的支撑杆。所述气管插管固定组件按照能够容纳于该支撑组件中的方式与支撑组件相连接,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杆和连接部件。其中,至少两根支杆按照能够相对彼此转动的方式铰接。在使用时,将该气管插管辅助装置放入患者口中,使得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的口部持续保持张开状态,方便医生进行插管;在使用结束时,可以进行折叠压缩,缩小体积方便收纳。同时,医生根据实际需要可选择使用气管插管固定组件来固定气管插管,减少输气过程中对患者的气管造成的损伤。本实用新型节省空间,保证安全性,便于医生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置入气管。气管插管是临床上急救复苏、手术麻醉和开放气道中最常用的方法,在使用气管插管时,常常需要将患者的口、咽部和气管成一直线后,从口腔经声门将气管内导管插入到气管中,因此需要持续保持张口的姿态。但在插管的过程中患者会产生不适而不自主的想要闭口,并且一些麻醉或昏迷后的患者处于失去意识的状态下,无法自主张口,给插管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并且,使用气管插管的安全固定也是插管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持续撑开患者口部的气管插管辅助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目前的现有技术,CN2051500608U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辅助装置——撑口器。包括固定板和支撑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上下各设有一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固定板垂直安装,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牙槽,所述固定板的两边上开设有腰槽孔,所述腰槽孔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支撑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板上,位于下方的支撑板还设有压舌板。该撑口器设有牙槽,使牙齿得到缓冲,所述牙槽与牙齿排列相适应,使的胃镜撑口器不旋转且不宜脱口,具有吸水功能的压舌板,当长时间张开口腔,能够有效吸收口腔产生的唾液,降低了产生咳嗽反胃等症状,同时支撑板可以通过固定螺栓调节,应用不同大小的口腔。
但该撑口器在放入患者口腔时需要一名医护人员将患者的口腔保持较大的张开角度,并需要保持该状态;同时,需要另一位医护人员将撑口器放入患者口中,再将螺栓固定到合适的位置。由于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大多呼吸不畅,需要急速救援否则容易窒息导致死亡。因此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手术的时间极其珍贵,因此在使用该撑口器时不但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不利于急诊科的人员分配,同时在进行螺栓固定时十分的费时,浪费了患者宝贵的救援时间,不利于提高患者的救助效率。同时在医生打开患者的口腔时,大部分患者因为窒息容易挣扎,很难将大体积的撑口器准确放入口中,在放入和固定的过程在容易对患者的口腔及牙齿造成伤害,为患者增添新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辅助医生快速撑开患者口腔,并且能够固定气管插管的急诊科用气管插管辅助装置。
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辅助装置,至少包括支撑组件和用于固定气管插管的气管插管固定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铰接的至少一个支撑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和/或第二底板内的至少一个球状连接头。其中,在所述支撑杆相对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的距离/空间减小的情况下,所述球状连接头按照能够改变所述气管插管固定组件相对所述第一底板或所述第二底板的角度以使得所述气管插管固定组件收纳于所述底板内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底板和/或所述第二底板抵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气管插管固定组件包括:连接轴、活动扣环和与所述活动扣环连接的球头杆,所述球头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臂连接所述活动扣环的连接轴,所述球状连接头设置于所述球头杆相对所述连接轴的一端。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扣环包括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臂,且相对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二半圆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臂,且相对所述第三连接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野,未经田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2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床儿童用重症束缚带
- 下一篇:励磁电子缓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