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水管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3478.5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8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洪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睿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14;E03F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宋萍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管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排水管道结构,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连接单元;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之间通过连接单元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固定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直杆、第一凹槽、第一气囊、第一导气管、第一活塞缸和第一推板;所述直杆固接在第二排水管的端部;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第一排水管的端部;所述第一活塞缸设置在第一排水管的内部;所述第一气囊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气囊的侧壁,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活塞缸的侧壁;所述第一推板设置在第一活塞缸的输出端;可以将两根排水管紧密连接在一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排水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排水管道指汇集和排放污水、废水和雨水的管渠及其附属设施所组成的系统。包括
现有的排水管道与排水管道之间一般采用套环连接在一起,显然这种连接方式的局限性较大,即必须采用型号相匹配的套环才能连接在一起,这也给施工人员带来了较大的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排水管道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管道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水管道结构,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连接单元;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之间通过连接单元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固定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直杆、第一凹槽、第一气囊、第一导气管、第一活塞缸和第一推板;所述直杆固接在第二排水管的端部;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第一排水管的端部;所述第一活塞缸设置在第一排水管的内部;所述第一气囊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气囊的侧壁,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活塞缸的侧壁;所述第一推板设置在第一活塞缸的输出端。
进一步,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弹性板、第一连接杆、弹性球、固定板、第一壳体、T形杆、第二推板和弧形槽;所述弹性板固接在第一凹槽的内壁;所述第一连接杆固接在弹性板的侧壁;所述弹性球固接在第一连接杆的侧壁;所述固定板固接在第一凹槽的内壁;所述弧形槽贯穿设置在固定板的侧壁;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底部;所述第二推板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T形杆的一端固接于第二推板,另一端贯穿设置在第一壳体的侧壁。
进一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胶水,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对称设置有排胶管,且排胶管的另一端贯穿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内壁。
进一步,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设置有通槽;所述第二推板与第一壳体的内壁滑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凹槽,且第一推板与第二凹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水管的端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第二壳体、连杆和活性炭板;所述第二壳体固接在第一排水管的内壁;所述过滤网对称设置在第二壳体的侧壁;所述连杆铰接在第二壳体的内壁;所述活性炭板通过扭簧连接在第二壳体的侧壁。
进一步,所述过滤网的侧壁还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第二气囊、第二导气管、第二活塞缸和刷子;所述第二气囊设置在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气囊,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活塞缸;所述刷子设置在第二活塞缸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连接单元,通过固定机构和密封机构的配合使用,成功将两根排水管紧密连接在一起,结构简便,而且操作也十分简单,提高了本装置的整体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睿,未经洪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34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