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电凝刀、双极电凝的吸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3922.3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6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舒付婷;刘华振;王雪欣;徐龙;徐达圆;吴琼;帅超群;郑勇军;肖仕初;夏照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A61B9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陆叶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电凝刀 双极电凝 吸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电凝刀、双极电凝的吸烟装置,包括相互间隔的正、负电凝臂及其配套电凝刀头,还包括用于容纳正、负电凝臂的外套筒,所述电凝臂用于固定配套电凝刀头的一端穿出所述外套筒的头端;所述外套筒内还设有将外套筒内烟尘导向外套筒尾端的排风扇,所述外套筒尾端固定用于吸附烟尘的活性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对电凝刀、双极电凝使用时产生的白烟进行吸引过滤,最后达到无害排出。与目前临床使用的实施方案相较,整个装置更高效更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医疗器械,具体是对医疗电凝刀和双极电凝的改进。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使用的电凝刀和双极电凝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白烟影响外科医生视线。目前手术中,通常会由单独一名医生采用吸引器进行吸烟操作,浪费高级劳动力,整个过程低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手术中电凝刀和双极电凝产生的白烟影响。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医疗电凝刀、双极电凝的吸烟装置,包括相互间隔的正、负电凝臂及其配套电凝刀头,还包括用于容纳正、负电凝臂的外套筒,所述电凝臂用于固定配套电凝刀头的一端穿出所述外套筒的头端;所述外套筒内还设有将外套筒内烟尘导向外套筒尾端的排风扇,所述外套筒尾端固定用于吸附烟尘的活性炭。
所述电凝刀头根据需要可以被简单地替换为双极电凝头。所述排风扇吸引外套筒头端附近产生的烟尘,并通过外套筒的腔输送至活性炭。
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的筒壁为双层筒壁,所述活性炭设置在所述筒壁的夹层中,所述双层筒壁在外套筒头端处形成内外层壁相互密封;所述电凝臂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层壁固定;所述排风扇为离心风扇;所述内层壁设环状开口,所述排风扇的叶轮环设在所述环状开口中。
本处所指的排风扇的叶轮通过从外套筒的内腔吸取烟尘,并将烟尘导入夹层后,通过气压差将烟尘导向活性炭。
优选的,所述排风扇的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外套筒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正、负极接头分别电连接至正、负电凝臂。
本处所指的驱动电机,从电凝臂上取电,从而实现吸烟与电凝的同步启动。
优选的,所述排风扇与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直联。
优选的,所述排风扇为后倾离心风扇。
优选的,所述双层筒壁在外套筒头端处的内外层壁通过环形密封塞密封。
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的尾端密封固定筒盖,所述筒盖设穿孔,所述穿孔中固定所述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对电凝刀、双极电凝使用时产生的白烟进行吸引过滤,最后达到无害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疗电凝刀、双极电凝的吸烟装置示意图;
其中:
1-电凝臂 2-电凝刀头 3-外套筒
4-叶轮 5-活性炭 6-驱动电机
7-环形密封塞 8-筒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海医院,未经上海长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3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叠放的水马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环境设计专用展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