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坑地下水位自动跟随大田地下水位变化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5965.5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1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任南琪;王爱杰;王旭;路璐;冯萧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澜途集思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蓝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水位 自动 跟随 大田 变化 装置 | ||
1.一种测坑地下水位自动跟随大田地下水位变化的装置,包括大田(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田(1)内部一侧开设有测坑(2),所述大田(1)内部在所述测坑(2)一侧开设有地下室(5),所述大田(1)内部在所述地下室(5)一侧嵌入有供水桶(3),所述大田(1)和所述测坑(2)顶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测定装置(4),所述地下室(5)底部固定安装有水量调节装置(6),所述供水桶(3)内部通过所述水量调节装置(6)与所述测坑(2)内部相贯通;
所述测定装置(4)包括对比装置(41),所述对比装置(41)左右两侧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一水位测量仪(42)和第二水位测量仪(43),所述第一水位测量仪(42)嵌入延伸至所述大田(1)内部底端,所述第二水位测量仪(43)嵌入延伸至所述测坑(2)内部底端;
所述水量调节装置(6)包括供水水泵(61),所述供水水泵(61)和排水水泵(64),所述供水水泵(61)和所述排水水泵(64)并列设置,所述供水水泵(61)进水端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供水桶(3)出水端口相连通,所述供水水泵(61)出水端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测坑(2)入水端口相连通,所述供水水泵(61)入水端口一侧与所述供水桶(3)出水端口一侧管道中部固定安装有供水计量器(63),所述排水水泵(64)进水端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测坑(2)出水端口相连通,所述排水水泵(64)出水端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供水桶(3)入水端口相连通,所述供水水泵(61)入水端口一侧与所述测坑(2)出水端口一侧管道中部固定安装有排水计量器(66),所述供水水泵(61)电性连接有第一控制装置(62),所述排水水泵(64)电性连接有第二控制装置(65);
所述测坑(2)用于模拟所述大田(1)内部水位,所述测定装置(4)用于对所述大田(1)和所述测坑(2)内部水位进行测定和对比,同时控制所述水量调节装置(6)对所述测坑(2)内部的水位进行调节,所述供水桶(3)用于提供水源和收集水源,所述地下室(5)用于对所述水量调节装置(6)进行防护和操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坑地下水位自动跟随大田地下水位变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坑(2)四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制造而成,所述测坑(2)内外侧表面均涂抹有防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坑地下水位自动跟随大田地下水位变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装置(41)包括信号发射模块(411)和数据分析模块(412),所述数据分析模块(412)分别与所述第一水位测量仪(42)和所述第二水位测量仪(43)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发射模块(411)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412)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坑地下水位自动跟随大田地下水位变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62)包括第一信号接收模块(621)和第一控制模块(622),所述第一控制模块(622)与所述供水水泵(6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621)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622)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坑地下水位自动跟随大田地下水位变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65)包括第二信号接收模块(651)和第二控制模块(652),所述第二控制模块(652)与所述排水水泵(64)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651)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652)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澜途集思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澜途集思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59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土场边坡蓄排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石油开采领域的水力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