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式涡轮立交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8754.7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9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隆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隆忠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C1/02;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涡轮 立交 | ||
本发明是以新思路设计的一种双层式涡轮立交:下主道由传统平面道路改为m形道路,有2个上拱桥,上主道仍为传统n形,为1个上拱桥,且从下主道中部低位上方跨过,这样4条左转匝道都各自处于或拥有不同层级或方位,不再立体交叉,也不再相互干扰,为立交小型化,微型化创造了条件,使城市立交的普及成为可能,本设计为灵巧通用结构,也可用于郊区宽敞地带和地势非对称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交桥,特别是一种双层式涡轮立交。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越来越多,拥堵成为常态,立交成为解决拥堵的重要手段,现有立交也发挥着各自作用,但立交的小型化一直是个难点,而城区道路受固有建筑和设施的影响,无法建设大型立交,导致城区道路虽拥堵严重,却难以解决,更无法根治。
发明内容
为了治理城市拥堵,克服传统立交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小型化的立交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下主道由传统平面道路改为有2个上拱桥的m形道路,上主道为1个上拱桥的传统n形道路,且该上主道从下主道2个上拱桥之间的低位上方跨过;2,下主道2个上拱桥,上主道上拱桥及立交的上层匝道共同构成立交上层,上下主道地面部分和下层匝道共同构成立交下层;3,上下两层左转匝道相互独立,互不干涉,从下主道转出的2条左转匝道处于立交上层,它从下主道上拱桥的右侧转出,避开该侧上主道拱桥的上下坡段,从上主道的低位上方跨过,到达上主道另一侧,再左转,与上主道上拱桥相连;从上主道转出的2条左转匝道处于立交下层,它提前从上主道低位右侧转出,从该侧下主道上拱桥的下方穿过,与下主道中部低位相连;4,掉头匝道设在上下主道上拱桥的下方;5,右转匝道布置较方便,可采用传统方式;6,右转匝道也可一端连在下主道上拱桥上,另一端与上主道地面段相连,以让出2条人行道。
本发明的特点是,第一,下主道有2个上拱桥,中部低位夹在2个上拱桥之间,相当于1个下拱桥;第二,4条左转匝道处于不同层级或方位,没有立体交叉,互不干涉,因此各左转匝道的形状有较大的自由度,可根据条件或要求在较大范围自由变形,所以,该立交既可小型化,甚至微型化,用作城市立交,也可大型化甚至巨型化,用作高速立交,适应性极强;第三,左转匝道为平面道路,只有转角的变化,坡度基本为零,坡度主要由走直路的主道承担,这对行车安全而言非常有利;第四,整个立交只有上下2个层级,层次简单明了,建设难度较低;第五,左右转向都从右侧转出,内侧道为快车道,符合人们的行车习惯;第六,车道无交叉,无干涉,畅通性好;第七,左转,右转,直行,掉头都能实现,功能较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建设难度小,畅通性好,适应性强,功能全,成本低。
弊端,作微型化建设时,左转匝道的弯道较急,长车通过时,后轮轨迹内移较多,太长的车辆不易通过,须加宽匝道;另外,作微型化建设时,上层左转匝道太弯,其桥梁也可能不大适合两端支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双层式涡轮立交---主道截面图一。
图2,双层式涡轮立交---主道截面图二。
图3,双层式涡轮立交---立交下层图。
图4,双层式涡轮立交---立交透视图。
图5,双层式涡轮立交---立交透视图。
图中,1 地面,2 上主道,3 下主道,4 上层左转匝道,5 下层左转匝道,6右转匝道,7 掉头匝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双层式涡轮立交的n形上主道2从下主道3的上方跨过;上层左转匝道4处于上主道的低位上方,它与上主道的拱桥顶部处于立交上层,该处下主道与上主道地面部分处于立交下层(地面层),1是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隆忠,未经李隆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87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