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漏电保护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9204.7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8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祝孔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祝孔成 |
主分类号: | H01R13/713 | 分类号: | H01R13/713;H01R13/66;H01R24/28;H01R105/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企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7 | 代理人: | 杨立铭 |
地址: | 52832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漏电 保护 插头 | ||
一种多用途漏电保护插头,包括外壳、地线插脚、相线插脚、零线插脚、线路板、设在线路板上有漏电保护电路、相零线脱扣机构和实验按钮;还包括传动装置、驱动装置、控制电路及信号接收电路和复位按钮,传动装置与所述外壳的底板枢接,驱动装置驱动传动装置,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按钮;操作复位按钮,驱动装置动作,顶杆的卡槽与连杆扣合;信号接收电路接收到信号时,线圈衔铁装置动作,相零线脱扣机构脱扣;信号接收电路接收到信号或信号消失时,驱动装置动作,顶杆的卡槽与连杆扣合。电器出现漏电时,相零线脱扣机构脱扣断电;电器的功能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相零线脱扣机构脱扣,电路断电、功能信号消失后,相零线脱扣机构扣合,电路导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用的插头,尤其是一种漏电保护的插头。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国专利ZL200920058407.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带地线保护装置的漏电保护开关,包括外壳、地线插脚、相线插脚、零线插脚、线路板、实验按钮、相零线脱扣机构和漏电保护装置,相零线脱扣机构包括主支架、带按钮的顶杆,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地线开闭机构,所述相零线脱扣机构与地线开闭机构配合;所述地线开闭机构包括插脚座、与地线插脚一体的地线定触点、带地线动触点的地线撬杆和推块,推块设置在插脚座的导向槽内,推块上的推杆与地线撬杆配合,顶杆的下端插入推块的驱动孔内;一复位弹簧套在推杆上,一端与推块配合、另一端与导向槽内壁配合;插脚座与主支架固定连接。如中国专利ZL201220653010.1,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改进电路的漏电保护电源插头。存在问题是:电器出现漏电时,相零线脱扣机构动作断电,实现漏电保护;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漏电保护插头,它不仅具有漏电保护的功能,而且具有接收电器的功能信号、断电和导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用途漏电保护插头,包括外壳、地线插脚、相线插脚、零线插脚、线路板、设在线路板上的漏电保护电路、相零线脱扣机构和实验按钮;相零线脱扣机构包括主支架、线圈衔铁装置、带连杆导孔的连杆、滑动座、定触点、带相线动触点的相线撬杆、带零线动触点的零线撬杆、带卡槽的顶杆、设在顶杆上的按钮和压力弹簧;按钮的下端设有连接孔和位于连接孔两侧的上弹簧座孔;顶杆与连接孔固定,压力弹簧上端插入上弹簧座孔、主支架上的下弹簧座伸入压力弹簧的下端内;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传动装置、驱动装置、设在所述线路板的控制电路及信号接收电路和复位按钮,
传动装置与所述外壳的底板枢接,驱动装置驱动传动装置,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按钮,所述顶杆的卡槽与连杆扣合;复位按钮设在外壳的顶部与控制电路配合;
所述线圈衔铁装置,有漏电时,线圈衔铁装置动作,相零线脱扣机构脱扣;操作复位按钮,驱动装置动作,顶杆的卡槽与连杆扣合;
信号接收电路接收到信号时,线圈衔铁装置动作,相零线脱扣机构脱扣;信号接收电路接收到信号或信号消失时,驱动装置动作,顶杆的卡槽与连杆扣合。
优选的:所述按钮的顶部设有驱动槽;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立杆、传动臂和驱动臂;
立杆的下端与所述外壳枢接,驱动臂与驱动槽嵌合,传动臂的端部与所述驱动装置配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磁铁。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微型电机,还包括的圆形驱动杆,圆形驱动杆的传动端设有椭圆形端面,圆形驱动杆设在微型电机轴上,椭圆形端部与所述传动装置配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漏电保护插头,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电器出现漏电时,相零线脱扣机构脱扣断电;电器的功能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相零线脱扣机构脱扣,电路断电、功能信号消失后,相零线脱扣机构扣合,电路导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祝孔成,未经祝孔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92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装式集成智能化变电站
- 下一篇:热咀、热流道系统及热流道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