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从沼气回收硫化物转换为稀硫酸的生物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9395.7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8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施军营;王延凯;何清玉;苗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德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B01D53/18;B01D53/14;B01D53/84;B01D53/48;C01B17/74;C0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第***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沼气 回收 硫化物 转换 硫酸 生物 脱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从沼气回收硫化物转换为稀硫酸的生物脱硫装置,生物脱硫装置包括:硫化氢吸收塔(1)、生物反应器(2)、硫沉淀分离器(3)、吸收液调节器(4)和硫单质氧化器(5);所述吸收液调节器(4)贮存pH为8.0‑9.0的吸收液;所述吸收液调节器(4)的顶部通过第四排液管(G5)连通到所述硫化氢吸收塔(1)的所述喷淋头(1‑2),用于向所述硫化氢吸收塔(1)输送吸收液。优点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从沼气回收硫化物转换为硫磺,并将硫磺转化为稀硫酸的生物脱硫装置,是一种高效、安全、无污染、能耗低的沼气生物脱硫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沼气回收硫化物转换为稀硫酸的生物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沼气是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的混合气体,其中硫化氢的存在会引起设备和管路腐蚀,并且会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在沼气综合利用之前,必须要进行硫化氢脱除。
目前硫化氢的处理方法有很多,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干法是利用硫化氢的还原性和可燃性,以固体氧化剂或吸附剂来脱硫或直接燃烧,其中包括克劳斯法、氧化铁法、活性炭法和卡太苏耳法等。湿法分为液体吸收法和吸收氧化法两类。液体吸收法采用的手段包括:利用碱性溶液的化学吸收法和利用有机溶剂的物理吸收法,以及物理化学吸收法。吸收氧化法主要利用各种氧化剂、催化剂进行脱硫。
而生物脱硫处理方法也有不同:一种是将硫化氢转化为硫单质,吸收液为碱性,硫化氢吸收率较高,但此方法产生的硫单质为固体有害物,还需处理硫磺废弃物,增加了处理成本;另外一种是将硫化氢转化为硫酸根,吸收液为酸性,将硫化氢转化为硫酸根,排入生化池中进行处理,此方法虽不产生单质硫磺,但此种方法需要在生物脱硫吸收塔内通入空气或氧气,容易达到沼气的爆炸极限,对自控要求较高;并且此种方法由于在沼气中混入了氧气和氮气,如果做生物天然气会增大提纯难度。因此,目前迫切需要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从沼气回收硫化物转换为稀硫酸的生物脱硫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从沼气回收硫化物转换为稀硫酸的生物脱硫装置,包括:硫化氢吸收塔1、生物反应器2、硫沉淀分离器3、吸收液调节器4和硫单质氧化器5;
所述硫化氢吸收塔1的中部填充气液接触填料1-1,所述气液接触填料1-1的上方并且位于所述硫化氢吸收塔1的内部安装喷淋头1-2;所述硫化氢吸收塔1的顶部设置净化气体排出口1-3,所述硫化氢吸收塔1的侧壁并且位于所述气液接触填料1-1的下方,开设沼气进气口;所述硫化氢吸收塔1的底部通过第一排液管 G1连通到所述生物反应器2的底部进液口;
所述生物反应器2的底部安装压缩空气管路2-1以及曝气装置,用于向所述生物反应器2的内部通入空气;所述生物反应器2的顶部设置排空气管道G2;所述生物反应器2的内部填充吸附有脱硫生物菌种的载体2-2;所述生物反应器2的顶部通过第二排液管G3连通到所述硫沉淀分离器3的进液口;
所述硫沉淀分离器3为重力沉淀分离器;所述硫沉淀分离器3通过第二排液管G3进料后,在内部实现硫单质和吸收液的固液分离;所述硫沉淀分离器3通过第三排液管G4连通到所述吸收液调节器4,用于向所述吸收液调节器4排出液相;
所述硫沉淀分离器3的底部通过第五排液管G6连通到所述硫单质氧化器5,用于向所述硫单质氧化器5排出硫单质;
所述吸收液调节器4贮存pH为8.0-9.0的吸收液;所述吸收液调节器4的顶部通过第四排液管G5连通到所述硫化氢吸收塔1的所述喷淋头1-2,用于向所述硫化氢吸收塔1输送吸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德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蓝德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93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