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固定敷贴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80503.2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1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衡洋;晏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25/02;A61F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固定 敷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固定敷贴,涉及医疗用品领域。改良固定敷贴,包括背衬,背衬正面贴合有透明贴膜,透明贴膜上设有带孔分割线,透明贴膜外围绕有第一无纺布,背衬的底面粘结有第一防粘膜,第一无纺布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二无纺布,第二无纺布的底面粘结有第二防粘膜,背衬的一侧设有记录卡。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能够满足人们对敷贴易于观察、固定、适用范围广的要求,同时使用简便、快捷,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固定敷贴。
背景技术
透明敷贴无菌,安全,防水,自粘性强,对皮肤刺激小,常用于各类留置针,导管的固定。病人在急救或手术中需要给药时,常在留置针穿刺成功后,通过加药壶注入药物,以便于病人的抢救或术中麻醉用药。
临床上固定带加药壶的留置针时,常预先裁剪一直径略大于加药壶的圆形孔洞,穿刺成功后将加药壶穿过该孔洞,便于术中通过加药壶给药。但裁剪孔洞大小可能与加药壶不匹配,孔洞过大时,会粘贴不牢,使贴膜卷边,甚至脱出,使得穿刺部位皮肤及针体暴露在外,增加感染的机会;孔洞过小会覆盖加药壶盖帽,不方便术中给药,也会造成加药壶附近的皮肤与贴膜之间留有空隙,使贴膜固定不牢固,导致二次裁剪。而且裁剪过程中还有可能带来污染,大大增加了穿刺部位的感染机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6026793U公开了一种留置针用透明敷贴,包括:敷贴主体、支撑贴纸、撕纸和开口贴,支撑贴纸和撕纸分别设置在敷贴主体的两面,支撑贴纸中心处设有方形的避让口;所述敷贴主体中心处开有U形开口,开口贴设置在U形开口处的敷贴主体上,开口贴遮盖住所述U形开口,开口贴与支撑贴纸位于同一侧;所述开口贴呈U形,U形的开口贴的一条弧边上连接有方形的贴纸。
上述方案虽然解决了敷贴对留置针的固定,但存在一些不足:本身的固定效果较差,仅适用于留置针固定和常规固定,具有局限性,同时使用不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固定敷贴,满足敷贴可对留置针、引流管、胃管等稳定固定,同时易于观察、使用简便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良固定敷贴,包括背衬,背衬正面贴合有透明贴膜,透明贴膜上设有带孔分割线,透明贴膜外围绕有第一无纺布,背衬的底面粘结有第一防粘膜,第一无纺布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二无纺布,第二无纺布的底面粘结有第二防粘膜,背衬的一侧设有记录卡。
采用本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伤口、留置针和管路进行固定时,按情况所需选择合适的分割线,沿着分割线去掉透明贴膜上的对应部分,然后撕掉第一防粘膜,对伤口、管路和留置针等进行粘贴、固定,再撕掉第二防粘膜,用带有第二粘结层的第二无纺布进行进一步的固定。
改良固定敷贴设有带孔分割线,与现有技术的一种留置针用透明敷贴的单一开口相比,其适用范围更广,功能更全面。本实用新型还设有防粘膜和带有粘结层的第二无纺簿,使用更加便捷,固定效果更好。
进一步,带孔分割线包括第一分割线、第二分割线和第三分割线,第一分割线位于透明贴膜中心,呈上口封闭的U形,第二分割线包裹第一分割线,第二分割线呈矩形,第三分割线贯穿第二分割线,第三分割线呈长条形
这样可按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割线,适用范围更广。第一分割线可用于放置加药壶,第二分隔线可用于固定胃管,第三分隔线可用于固定管路。
进一步,第一防粘膜由两张防粘膜组成,两张防粘膜的撕条在交汇处交错搭接。
这样可快速、简便的撕掉防粘膜,且从中心往两边撕,更不易损坏防粘膜。
进一步,第二无纺布呈T字,第二无纺布的T字下端顶点与第一无纺布连接。
T字形设计更节省材料,T字上侧两端可对物品作进一步的固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0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