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孔腹腔镜入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80918.X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5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香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竹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9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侯玉花 |
地址: | 635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孔 腹腔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单孔腹腔镜入路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入路装置,该入路装置采用橡胶材质,该入路装置的一端设置有腹腔镜入口,该入路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自动启闭的腹腔镜出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入路装置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方便,设置有可自动启闭的腹腔镜出口,插入取出腹腔镜时可避免漏气,提高了气密性,材质为橡胶,结构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且生产成本不高,可一次性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单孔腹腔镜入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进入了微创时代,单孔腹腔镜手术是由腹腔镜手术发展而来的,由于仅需单一孔道进入盆腹腔,比一般的腹腔镜手术体表创伤更小,单孔腹腔镜手术大多利用人体脐部的天然瘢痕进行手术,除脐部外腹壁不会留下其他疤痕,单孔腹腔镜技术采用脐部单独切口,而且缝合时是在筋膜内缝合,隐藏或减小瘢痕,保持了腹壁的完整性,而常规的腹腔镜手术要做三个或四个穿刺孔,腹壁表面会留有小疤痕。因此,单孔腹腔镜是现阶段最具可行性的“无瘢痕”技术,更容易被女性患者所接受。
但是,目前的单孔腹腔镜手术使用到的单孔腹腔镜入路装置由于连接在手套外部,当手术过程中使用到两个及以上时,容易互相碰撞造成腹腔镜打架,此外原有的单孔腹腔镜入路装置重量过大且长度过长,导致操作不便,有时候还会存在腹腔镜到达不了盆腔的情况出现,增大了手术难度,原有的入路装置取出单孔腹腔镜时还容易漏气,会让切口建立的气消失,且由于成本昂贵,该装置会被重复利用,每次使用都需要消毒。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孔腹腔镜入路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原有的单孔腹腔镜入路装置体积大操作不便、气密性不好以及成本高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孔腹腔镜入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入路装置,该入路装置采用橡胶材质,该入路装置的一端设置有腹腔镜入口,该入路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自动启闭的腹腔镜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入路装置的外圈上设置有至少一圈固定卡口。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口的纵切面为梯形,该梯形的长边朝外。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口上设置有橡胶圈,该橡胶圈的数量等于所述固定卡口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腹腔镜出口为圆锥体,且该圆锥锥顶朝外,圆锥的锥顶处设置有十字形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入路装置设置在橡胶手套的指节上,该橡胶手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入路装置,一个指节对应一个所述入路装置,所述入路装置的腹腔镜出口朝向橡胶手套。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手套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切口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孔腹腔镜入路装置,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孔腹腔镜入路装置,设置有可自动启闭的腹腔镜出口,插入取出腹腔镜时可避免漏气,提高了气密性。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孔腹腔镜入路装置,材质为橡胶,结构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且生产成本不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入路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入路装置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竹县人民医院,未经大竹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09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偏心齿轮换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盆腔脏器脱垂测量用妇科检查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