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辅助平衡抽油机的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82432.X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7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董世民;王传锋;刘雪营;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12 | 分类号: | E21B43/12;F04B49/06;F04B47/00;F04B41/02;F04B49/03;F04B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辅助 平衡 抽油机 自动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辅助平衡抽油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过滤器、储气罐、干燥器、顺序阀、二位三通气控阀、快速放气阀、单相旋转导气接头、动力输入带轮、传动带、动力输出带轮、气胎离合器、气胎离合器底座、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摆动马达、换向箱。动力输入带轮连接换向箱实现动力输入,双向摆动气缸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连接,在抽油机不平衡时提供相应力矩,来保证抽油机平稳运行;顺序阀检测气动系统气压,实现系统气压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结合气动辅助、自动控制,主要的优点在于可靠性高、效益高、运行更平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动辅助平衡抽油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新型智能化无游梁式抽油机的研发,解决了传统游梁式抽油机低效率、高耗能的缺点,实现了高可靠性、低冲次、长冲程的特点,未来逐渐取代传统游梁式抽油机成为趋势。一种基于摆动气缸辅助平衡的智能抽油机,采用新型纯机械换向装置,根据变频电机接收到的优化后的频率信号,调节摆动气缸输出反向扭矩,实现整机的平衡运行。但该实用新型在气动辅助平衡抽油机自动控制方面还有欠缺,主要表现在:抽油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依靠检测系统判断各装置运行状态,并由中央控制单元分析后输出优化变频信号,实现气动辅助平衡。但系统运行过程存在延时,无法实时调节整机平衡,需要进一步改进。
为满足气动辅助平衡抽油机实时调节的需要,研制一种具有实时监测、实时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动辅助平衡抽油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动辅助平衡抽油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1、空气过滤器2、储气罐3、干燥器4、顺序阀5、二位三通气控阀6、快速放气阀7、单相旋转导气接头8、动力输入带轮9、动力输入传动带10、动力输出带轮11、气胎离合器12、气胎离合器底座13、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4、摆动马达15、换向箱16。
一种气动辅助平衡抽油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抽油机工作过程中,抽油机换向由换向箱16实现;辅助平衡系统采用功率原则评估抽油机不平衡状态,控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4位置状态,使摆动马达15被激活向滚筒输出相应方向的扭矩。其中为摆动马达15供气的空气压缩机,能够根据储气罐中的气量实现自动启动与停机。
所述气源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空气过滤器2、储气罐3、干燥器4。
所述动力输入带轮9安装在换向箱16的主动轴上,动力输入带轮9与动力输出带轮11通过传动带10传递动力,动力输出带轮11通过键连接与气胎离合器12输入轴固连,带动气胎离合器12的输入轴旋转。
所述气胎离合器12座在气胎离合器底座13上,气胎离合器12输出轴与压缩机1的轴固连,气胎离合器12挂合时带动压缩机1旋转,产生压缩空气。
所述装置中储气罐3中的压缩空气压力降低到顺序阀5的调定值时,顺序阀5关闭,二位三通气控阀6左位工作,储气罐3来的压缩空气经过快速放气阀7、单向旋转导气接头8、进入到气胎离合器12中将气胎离合器12挂合,此时动力输入带轮9通过传动带10带动动力输出带轮11与气胎离合器12转动,离合器输出轴连接空气压缩机1转动,空气压缩机1处于工作状态,向储气罐3 供气。
所述装置中储气罐3中的压缩空气压力上升到大于顺序阀5的调定值时,顺序阀5开启,二位三通气控阀6的阀芯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右位工作,气胎离合器12中的压缩空气经过单向旋转导气接头8、快速放气阀7放气,气胎离合器12摘开,此时动力输出带轮11与空气压缩机1的轴脱开,空气压缩机1 停止工作。
所述装置中空气压缩机1的启动与停车,由顺序阀5自动控制。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气动辅助平衡抽油机的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检测系统中的气压信号,并根据气压阈值自动控制系统压缩机工作状态,实现气压实时调节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24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工作通道的等离子双极电极及电切镜
- 下一篇:一种电动洗脚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