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研磨硅粉废水处理的微砂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83584.1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6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顾明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邦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研磨 废水处理 沉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研磨硅粉废水处理的微砂沉淀池,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内开设有混合槽,所述混合槽左侧中心处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污水管,所述处理池内且在混合槽的右侧开设有絮凝槽,所述处理池内且在絮凝槽的右侧开设有沉淀槽,所述混合槽和絮凝槽以及沉淀槽内且在污水管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通过设置沉淀槽,絮凝槽,处理池,沉淀槽,混合槽,解决了目前为了使研磨硅粉废水中的硅粉沉淀下去,一般都会加入大量的絮凝剂来使硅粉沉淀,使用的大量絮凝剂无法被回收利用,从而导致运行成本较高,同时废水中残留的大量絮凝剂会对后续的处理装置造成较大的负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研磨硅粉废水处理的微砂沉淀池。
背景技术
芯片封装测试中会产生大量的研磨硅粉废水,由于碾磨废水中的硅粉本身不带电荷,浊度大,颗粒度很小,能够形成很稳定的液体,不会自然沉淀,从而导致研磨硅粉废水较难处理。
目前为了使研磨硅粉废水中的硅粉沉淀下去,一般都会加入大量的絮凝剂来使硅粉沉淀,使用的大量絮凝剂无法被回收利用,从而导致运行成本较高,同时废水中残留的大量絮凝剂会对后续的处理装置造成较大的负荷,因此需要一种用于研磨硅粉废水处理的微砂沉淀池来改善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研磨硅粉废水处理的微砂沉淀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研磨硅粉废水处理的微砂沉淀池,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内开设有混合槽,所述混合槽左侧中心处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污水管,所述处理池内且在混合槽的右侧开设有絮凝槽,所述处理池内且在絮凝槽的右侧开设有沉淀槽,所述混合槽和絮凝槽以及沉淀槽内且在污水管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输出轴底端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片,所述混合槽右侧中心处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絮凝槽内且在搅拌桨片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左导流管,所述左导流管的底端且在絮凝槽外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处且在沉淀槽内固定连接有右导流管,所述沉淀槽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内输送管,所述内输送管远离处理池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出料口处固定连接有外输送管,所述外输送管远离输送泵一端且在絮凝槽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旋流分离器,所述沉淀槽底部且在远离内输送管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处理池左侧且在污水管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沉淀槽右侧且在挡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内输送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固定板顶部且在旋流分离器出料口正下方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与电磁阀以及所述控制面板与旋流分离器的连接方式均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流分离器与固定板以及所述水泵与处理池的连接方式均为固定连接,且控制面板与搅拌电机以及所述控制面板与水泵的连接方式均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轴与固定板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控制面板与输送泵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和主轴以及搅拌桨片均由不锈钢制成,且单向阀只允许流体流入絮凝槽。
优选的,所述挡板倾斜设置,且挡板表面喷涂有聚四氟乙烯涂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邦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邦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3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