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切换供电模式的电源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87560.3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5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依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市天正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徐媛媛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换 供电 模式 电源开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切换供电模式的电源开关,包括壳体,壳体的后表壁左侧固定连通有接线端,接线端通过线路连接,壳体的后表壁右侧固定连接有备用电源,接线端通过电线与常用断路器模块固定连接,常用断路器模块的上表壁开设有条形开口,且条形开口的内部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电片,壳体的前表壁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开关,开关的后表壁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条形开口相对应的导管,开关的前表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该种可切换供电模式的电源开关设备,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在对切换供电模式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切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切换供电模式的电源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对用电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火电、水电、核电以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多种形式电力能源的快速发展,为用电的可靠性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不过,在多种电源共存的情况下,电源之间的切换和共享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尽管电源的种类有很多,但是,每一种电源都会有故障停电的可能,进而或多或少都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影响,不论是国企、民企或者是私营企业,甚至是小商户、私人小别墅、购物商场、高层住宅电梯控制以及生活和消防用水等,都不希望出现较长时间停电的情况,只要能尽快地恢复供电,对简短的停电还是可以接受的,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范围的用电也会越来越多,甚至会自己采用小风电、小太阳能发电来实现自给自足。在这样的用电情况下,往往都存在传统电源与小电源之间的切换问题。要实现不同电源之间的安全、自动切换,就需要一种新型的多路电源智能切换装置。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可切换供电模式的电源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切换供电模式的电源开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后表壁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通过线路连接,所述壳体的后表壁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通过电线与常用断路器模块固定连接,所述常用断路器模块的上表壁开设有条形开口,且条形开口的内部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电片,所述壳体的前表壁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开关,所述开关的后表壁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条形开口相对应的导管,所述开关的前表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后表壁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壳体的内部下表壁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与开关的后表壁中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接线端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备用断路器模块,所述备用断路器模块的上表壁开设有与导管相对应的条形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常用断路器模块和备用断路器模块的上表壁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均延伸至壳体的上表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常用断路器模块和备用断路器模块的后部均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电阻,两个所述电阻的相对一侧均通过电线与控制模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后表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接线端和第一接线端相对应的防护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前表壁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微型电机相对应的绝缘罩,所述绝缘罩的下表壁与壳体的内部下表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市天正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商丘市天正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75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原料筛选分类机器人
- 下一篇:柔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