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护外壳的LCD液晶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88081.3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9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乔峰;乔晓军;吴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高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5 | 分类号: | G09F9/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奚兴邦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护 外壳 lcd 液晶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外壳的LCD液晶显示屏。该装置包括有液晶显示屏本体,液晶显示屏本体外设置有防护部件,防护部件包括有中空壳体,位于中空壳体顶部外周面上与底部外周面上均设置有双向丝杠,各双向丝杠的左旋螺纹上均旋接有左丝杆螺母,右旋螺纹上均旋接有右丝杆螺母,左丝杆螺母与右丝杆螺母上均穿插旋接有定位螺杆,定位螺杆自由端设置有抵触部,中空壳体的两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各螺纹孔内穿插旋接有辅助限位螺杆,各辅助限位螺杆自由端设置有抵触部,该装置能够将液晶显示屏本体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同时能够适应不同外形尺寸的液晶显示屏安装,应用范围广,能够运用于工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CD液晶显示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外壳的LCD液晶显示屏。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LCD液晶显示屏360度全方位立体防护结构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531744.0,申请日为20190916,授权公告号为CN210270442U,授权公告日为20200407,该专利包括液晶玻璃组件、背光组件和泡棉保护层,所述背光组件前侧设有安装槽,所述液晶玻璃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泡棉保护层设为具有与所述背光组件相等的长与宽,泡棉保护层的中部设有开口,所述泡棉保护层与所述背光组件长宽对齐地设于背光组件前侧,所述液晶玻璃组件前侧设有液晶显示区,所述液晶显示区露出于所述开口的位置,其不足之处在于:该液晶显示屏缺少必要的防护壳体,同时在安装时没有进行位置调整的装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LCD液晶显示屏缺少必要的防护壳体,同时在安装时没有进行位置调整的装置,为了改善其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外壳的LCD液晶显示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防护外壳的LCD液晶显示屏,包括有液晶显示屏本体,所述液晶显示屏本体外设置有防护部件,所述防护部件包括有矩形的中空壳体,中空壳体正面开设有开口,开口上盖合有透明平板,位于中空壳体顶部外周面上与底部外周面上均设置有水平的双向丝杠,各双向丝杠的左旋螺纹上均旋接有左丝杆螺母,各双向丝杠的右旋螺纹上均旋接有右丝杆螺母,所述左丝杆螺母与右丝杆螺母上均穿插旋接有竖直的定位螺杆,各所述双向丝杠正对的中空壳体上开设有水平的腰型槽,各定位螺杆自由端穿过对应的腰型槽,位于中空壳体内的定位螺杆自由端设置有用于抵触在液晶显示屏本体外周面上的抵触部,所述中空壳体的两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各螺纹孔内穿插旋接有水平的辅助限位螺杆,位于中空壳体内的各辅助限位螺杆自由端设置有抵触部,各定位螺杆的抵触部与对应辅助限位螺杆的抵触部配合形成L型板结构,各L型板结构拐角处内表面抵触在液晶显示屏本体对应的拐角处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液晶显示屏本体放置在中空壳体内,通过旋转各定位螺杆,使得各定位螺杆的抵触部轻微抵触在液晶显示屏本体外表面上,进行粗定位,粗定位后旋转对应的双向丝杠,各定位螺杆移动至液晶显示屏本体对应拐角处,同时将液晶显示屏本体侧面的辅助限位螺杆旋转,直至各辅助限位螺杆上的抵触部抵触在液晶显示屏本体侧面上,最终使各定位螺杆的抵触部紧紧抵触在液晶显示屏本体外表面上,完成最终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双向丝杠、定位螺杆以及辅助限位螺杆的配合设置,能够将液晶显示屏本体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同时能够适应不同外形尺寸的液晶显示屏安装,应用范围广,该装置能够运用于工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所述中空壳体正面顶部与正面底部均设置有水平的刻度线。刻度线的设置能够便于根据液晶显示屏本体的外形尺寸,将液晶显示屏本体调整至中空壳体的中部。
各所述双向丝杠一端头均连接有转动手柄。转动手柄的设置便于更省力的转动双向丝杠。
位于转动手柄一侧的各双向丝杠端头均穿插有竖直的销轴,各销轴正对的中空壳体外周面上开设有销孔,各所述销轴与对应的销孔销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高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高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80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送料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管件阳极化处理的活动挂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