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88182.0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1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征;冯晨;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4 | 分类号: | H01G4/224;H01G4/2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鼎立东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1 | 代理人: | 陈佳妹;贾满意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容器,包括外壳、端子和芯子组件;所述端子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端子设有伸入所述外壳的空腔的伸入端,所述芯子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空腔内部,所述芯子组件与所述端子的伸入端电连接;所述外壳的空腔内部灌封有灌封料,所述灌封材料为干式灌封料。其通过使用干式密封料解决了油式密封料长期使用后出现的漏油和油起火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
背景技术
20世纪60年代,以日本新干线铁路建成使用开始,全球开始发展商业运营高速铁路,我国至今已经从早期的120公里时速列车发展为160公里、至今发展为CR200,CRH380,CRH400以及更快时速列车,早些年列车用薄膜电容器大多为国外进口,以日本指月、VISHAY、EPCOS等品牌为主,受高分子材料发展的限制,电容器内部使用灌封材质均为油式灌封,特别是交流滤波薄膜电容器使用硅油、菜籽油、蓖麻油等原材料进行灌封。
油式交流滤波薄膜电容器长期使用后存在漏油风险且内部油具有可燃性,不满足E5545-2烟火要求,已不适合应用于轨道交通行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电容器,其通过使用干式密封料解决了油式密封料长期使用后出现的漏油和油起火的现象。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容器,包括外壳、端子和芯子组件;
所述端子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端子设有伸入所述外壳的空腔的伸入端,所述芯子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空腔内部,所述芯子组件与所述端子的伸入端电连接;
所述外壳的空腔内部灌封有灌封料,所述灌封材料为干式灌封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子组件包括多个芯子单体,多个所述芯子单体呈M行、N列的阵列式分布;
其中,M≥2,N≥2;
每一列的所述芯子单体的电极依次电连接;
在对应负极端子的一列所述芯子单体和对应接地端子的一列所述芯子单体中,每间隔一行的所述芯子单体的电极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子单体的电极之间的电连接采用铜带进行电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列所述芯子单体的顶部均设有一个母排,所述端子的数量与所述母排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端子和所述母排一一对应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N=3时;
三列所述芯子单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芯子列、第二芯子列和第三芯子列,所述母排包括第一母排、第二母排和第三母排,所述端子包括正极端子、接地端子和负极端子;
所述第一母排设置在所述第一芯子列的顶部,所述第一母排与所述第一芯子列电连接,所述第二母排设置在所述第二芯子列的顶部,所述第三母排设置在所述第三芯子列的顶部,所述第三母排与所述第三芯子列电连接;
所述第一母排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正极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件未与所述第一母排连接的一侧,所述第一母排与所述正极端子电连接;
所述第二母排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接地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件未与所述第二母排连接的一侧,所述第二母排与所述接地端子电连接;
所述第三母排的顶部设有第三连接件,所述负极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三连接件未与所述第三母排连接的一侧,所述第三母排与所述负极端子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均为螺丝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母排均为镀锡母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8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