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无极性直流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88301.2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2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郑含希;黄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格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H01H50/16;H01H5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14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极性 直流 接触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节能无极性直流接触器,涉及直流接触器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底板和线圈,底板位于壳体的中部,线圈位于壳体的底部,线圈上套设有固定架,线圈内设有动磁芯,动磁芯上设有动杆,动杆的另一端设有动电极板,动杆的中部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底板背离线圈的一侧,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超程弹簧和反力弹簧,超程弹簧位于固定板、动电极板之间,反力弹簧位于动磁芯与底板之间,壳体上固定有静电极,通电时,动磁芯带动动电极板与静电极接触,线圈上连接有节能线路板,节能线路板位于壳体的底部,节能线路板上设有PWM调制模块。本申请具有降低直流接触器在使用过程中电量损耗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直流接触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无极性直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大多是利用永久磁场来熄灭接触器开断时产生的电弧,来达到彻底断开负载的目的。其具体原理为:利用磁场将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弧拉长,进而削弱电弧能量后实现触点之间的彻底断开。触点两侧的电弧必须方向相反,才可实现灭弧的目的。当电弧方向相同时,两侧电弧交汇,则无法实现触点之间的断开。因此传统的直流接触器均存在正向开断性能远大于负向开断性能的缺陷。
随着密封直流接触器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及光伏器件产业的不断推广运用,对直流接触器的负向开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直流接触器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直流接触器在使用中损耗电量过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直流接触器在使用过程中电量损耗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无极性直流接触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节能无极性直流接触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无极性直流接触器,包括壳体、底板和线圈,所述底板位于壳体的中部,所述线圈位于壳体的底部,所述线圈上套设有固定架,所述线圈内设有动磁芯,所述动磁芯上设有动杆,所述动杆的另一端穿设有动电极板,所述动杆上设有对动电极板限位的绝缘限位件,所述动杆的中部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底板背离线圈的一侧,所述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超程弹簧和反力弹簧,所述超程弹簧位于固定板、动电极板之间,所述反力弹簧位于动磁芯与底板之间,所述壳体上固定有静电极,通电时,动磁芯带动动电极板与静电极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上连接有节能线路板,所述节能线路板位于壳体的底部,所述节能线路板上设有PWM调制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通线路后,电流预先经过节能线路板,再进入到线圈内,通过PWM调制模块上合适的占空比,在保证电磁场稳定的情况下,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节能线路板上罩设有线路板罩,所述线路板罩与节能线路板定位配合,所述节能线路板的两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线路板罩内设有与定位孔定位配合的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路板罩对节能线路板进行保护,线路板罩与节能线路板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定位配合,可有效防止节能线路板发生晃动,进一步对节能线路板进行保护。
优选的,所述线路板罩与固定架定位配合,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线路板罩上设有与安装孔相配合的安装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快线路板罩与固定架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底板背离瓷壳的一侧固定有套设在动磁芯上的磁极导向套,所述磁极套与底板密封且形成一个封闭腔室,所述动磁芯上设有贯穿动磁芯的通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极保护套预先对动磁芯进行封装,之后的安装过程,不会对动磁芯造成损伤,且便于动词性在磁极保护套内运动。通气孔的开设,便于连通在封闭腔室内被动磁芯分隔的两个腔室,便于动磁芯的运动。
优选的,所述绝缘限位件包括绝缘环和卡簧,所述绝缘环为外置阶梯环,所述动电极板滑移套设在绝缘环的小端上,所述卡簧卡接在动杆上且对绝缘环进行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格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旭格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8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浆搅拌沉积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近眼信息的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