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管吻合术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88369.0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6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佘康;张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30 | 分类号: | G09B2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王艺涵 |
地址: | 10003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吻合 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解剖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吻合术训练装置,其包括:安装层、模拟血管和固定件,安装层上表面设有训练用的第一凹槽;模拟血管通过固定件设于安装层上,且穿过第一凹槽,模拟血管包括第一血管和第二血管,第一血管用于模拟动脉,第二血管用于模拟人造血管。通过设置第一凹槽,使手部在训练时具有充分的活动空间,便于训练,且模拟血管穿过第一凹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吻合术训练装置接近血管吻合术临床情况,训练效果好,相对于传统的采用训练动物训练的方法,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层、模拟血管以及固定件成本较低,且能够不限次使用,干净卫生。当安装层,或模拟血管,或固定件发生损坏后,可以进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解剖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吻合术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血管吻合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血管外科手术的核心步骤。大部分血管外科手术需要进行血管吻合,而此项技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学习曲线较长。
外周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手术是血管外科一类特殊的手术,用于治疗外周动脉闭塞症或外周血管动脉瘤。手术的核心步骤是将人体自身的动脉和一条人造血管吻合在一起,通常是人造血管的一段端吻合到动脉的侧壁上。
传统的外周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手术一般以实验动物进行吻合练习,这种训练方真实感强,具有很好的训练效果,但是实验动物成本高,而且不够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管吻合术训练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周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手术以试验动物进行吻合练习,训练成本高且不卫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血管吻合术训练装置,包括:安装层、模拟血管和固定件,安装层上表面设有训练用的第一凹槽;模拟血管通过固定件设于安装层上,且穿过第一凹槽,模拟血管包括:第一血管和第二血管,第一血管用于模拟动脉,第二血管用于模拟人造血管。
优选地,第二血管包括管状本体,以及设于管状本体上的微孔,微孔的直径为0.2-0.4微米,管状本体的管壁厚度为0.8-1.2毫米。
优选地,该血管吻合术训练装置,还包括弹性层,管状本体套设于弹性层外侧,且与弹性层粘合。
优选地,该血管吻合术训练装置,还包括支撑件,其设于管状本体上,且沿垂直于管状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地,支撑件设于管状本体的管壁中。
优选地,多个支撑件设于管状本体的外侧。
优选地,安装层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设于第二层上方,第一层采用仿真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固定件依次穿过第一层、模拟血管和第二层。
优选地,固定件与设于第二血管两端的环形孔连接,第一凹槽的槽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模拟血管的端部设于第二凹槽中。
优选地,第二凹槽设于第一层或第二层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血管吻合术训练装置,包括:安装层、模拟血管和固定件,安装层上表面设有训练用的第一凹槽;模拟血管通过固定件设于安装层上,且穿过第一凹槽,模拟血管包括第一血管和第二血管,第一血管用于模拟动脉,第二血管用于模拟人造血管。
通过设置第一凹槽,使手部在训练时具有充分的活动空间,便于训练,且模拟血管穿过第一凹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吻合术训练装置接近血管吻合术临床情况,训练效果好,相对于传统的采用训练动物训练的方法,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层、模拟血管以及固定件成本较低,且能够不限次使用,干净卫生。当安装层,或模拟血管,或固定件发生损坏后,可以进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83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气照明装置
- 下一篇:LED背光短路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