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空纤维帘式膜片及膜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88860.3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5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周骁;肖力鹏;刘学;汤永波;李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水艺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C02F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纤维 膜片 元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空纤维帘式膜片及膜元件,膜片由若干两端封口的中空纤维膜丝并列复合而成,中空纤维膜丝两端设有封口连接部,中空纤维膜丝的封口连接部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膜片两端设有套设在膜片外的熔胶保护部。膜元件包括膜片固定架和设置在膜片固定架内的膜片组,膜片组的端部两侧设有第一封胶部;膜片固定架包括套设在膜片组两端的两个集水槽以及设置在膜片组两侧的两个连通管;集水槽内设有用于定位膜片组端部的定位台阶,膜片组端部与集水槽底面之间形成流动空腔,集水槽开口一侧至膜片组端部的部分内设有第二封胶部。本实用新型的中空纤维帘式膜元件中用膜片代替传统的丝束,使用时膜丝相互之间不产生缠绕,提高了产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元件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空纤维帘式膜片及膜元件。
背景技术
膜分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领域。分离膜产品一般包括平板膜、中空纤维膜,卷膜等等。膜-生物反应器(MBR)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它以超滤或微滤膜组件替代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沉淀池实现泥水分离,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是膜-生物反应器的核心组成部分,膜组件的性能和制作成本直接影响了MBR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以及使用寿命。
目前传统的中空纤维帘式膜元件中,一般是将膜丝捆扎成束;然后将多个成束的膜丝整齐排列,切除两端捆扎位置至需要长度,使膜丝两端排列整齐;再将两端开放的膜丝孔堵住,防止灌胶时胶水渗入,最后将膜丝放入至膜帘塑件中,进行灌胶等后续工作。
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中空纤维帘式膜元件封胶方法及其封装装置”,其公告号CN106512740A,步骤包括:将若干中空纤维膜丝捆成束状;将中空纤维膜丝束底部捆扎并切平,整体悬挂于工装上;采用堵孔物质将中空纤维膜丝内孔封堵;将盒体水平放置于工装上,将中空纤维膜丝束插入至盒体底部,并将中空纤维膜丝束固定好;将密封胶注入盒体中;重复上述步骤制作另一端;将密封胶固化后的膜元件进行切割,使膜丝孔畅通,再将其插入膜盒腔体内并灌封密封胶粘接。
但传统的中空纤维帘式膜元件中成束的膜丝排列杂乱无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污泥容易在膜帘膜丝根部堆积,影响膜帘产水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传统的中空纤维帘式膜元件中成束的膜丝排列杂乱无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污泥容易在膜帘膜丝根部堆积,影响膜帘产水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中空纤维帘式膜片及膜元件,用膜片代替传统的丝束,使得膜元件使用时膜丝相互之间不产生交叉、缠绕,提高了产水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空纤维帘式膜片,所述膜片由若干两端封口的中空纤维膜丝并列复合而成,所述中空纤维膜丝两端设有封口连接部,各中空纤维膜丝的封口连接部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所述膜片两端封口连接部的内侧分别设有套设在膜片外的熔胶保护部。
作为优选,所述膜片中中空纤维膜丝的外径为2.05~2.3mm。
作为优选,所述膜片中中空纤维膜丝的数量为40~120根。
作为优选,所述膜片的长度为900~2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水艺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水艺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88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