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压气体增压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91040.X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5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潘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67 | 分类号: | F04B43/067;F04B43/00;F04B9/107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兴达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4 | 代理人: | 毛新民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气 增压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压气体增压泵,包括增压腔室,所述增压腔室内具有各自独立且可变容积的储液腔和储气腔,所述储气腔内充满了具有初始气压为P1的有压气体,所述储液腔内具有配重物体,该配重物体对所述储气腔产生压力为P2,其中P1>P2;利用有压气体气压以及液体工质压力来对储气腔气体进行压缩,这样储气腔中的气体就会受到配重物体的压力和输入压气体的压力两个压力之和的作用,形成倍压关系,达到增压储能的目的,整体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现增压泵的高效率,低的插入损失,低的输入压力气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控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压气体增压泵。
背景技术
气体增压一般采用增压泵进行增压,其中传统增压泵的工作原理是: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根据大面积活塞低压推动转换成小活塞面积的高压气体;增压比是活塞面积之比,它决定了输出压力的大小。这种结构对于活塞缸的精度要求较高制造成本较高,且由于活塞往复一次要浪费一半的气源能源浪费严重,能耗较高,经济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压气体增压泵,以提高压缩效率,降低压缩气体能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压气体增压泵,包括增压腔室,所述增压腔室内具有各自独立且可变容积的储液腔和储气腔,所述储气腔内充满了具有初始气压为P1的有压气体,所述储液腔内具有配重物体,该配重物体对所述储气腔产生压力为P2,其中P1>P2;当输入的有压气体作用的储液腔内配重物体顶部液面时,所述储气腔中的气体就会受到液体工质的压力和输入压气体的压力两个压力之和的作用,形成倍压关系,达到增压储能的目的。
与所述储液腔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气管和排空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排空管上连接有第二阀门;与所述储气腔连通有第二进气管和输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和输气管上分别连接单向止回阀,所述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均与产生气压为P1的气压源连通,以使得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内充满具有气压为P1的气体。
优选地,所述储液腔和储气腔之间设置有一阻隔部,以使得所述储液腔位于所述储气腔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储液腔的顶部和上部分别连接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还电连接有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闭。
优选地,所述阻隔部包括气囊或活塞或隔膜。
优选地,所述储液腔为伸缩腔体,在储液腔的顶部加工有一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电磁阀或者电动阀门。
优选地,所述配重物体包括液体工质或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通过入的有压气体作用使得所述储气腔中的气体就会受到配重物体的压力和输入压气体的压力两个压力之和的作用,形成倍压关系,达到增压储能的目的,整体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现增压泵的高效率,低的插入损失,低的输入压力气体(传统增压泵驱动气体一般大于等于0.1Mpa表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有压气体增压泵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有压气体增压泵的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有压气体增压泵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新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91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