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太阳跟踪系统的回转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91149.3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2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H02K7/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207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太阳 跟踪 系统 回转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跟踪系统的回转支撑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且相互啮合的涡轮和蜗杆,所述涡轮与壳体连接在一起,所述蜗杆与电机连接,所述蜗杆的直径系数将其导程角γ控制在3°17′内,所述涡轮和蜗杆能够形成自锁状态。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太阳跟踪系统中回转支承结构不能自锁而造成电机损坏的问题,在不改变涡轮蜗杆付模数及不降低涡轮蜗杆强度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蜗杆直径系数的方式,将蜗杆导程角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让涡轮蜗杆付能够进入自锁角状态,使外部风载产生的有害力不能同通过蜗杆传递到减速电机,从而保护电机免受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跟踪系统的回转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回转支承广泛用于太阳能跟踪领域,如图1所示,回转支承5连接立柱6与太阳能部件7,通过回转电机3驱动完成相对水平转动。如图2、3和4所示,为传统回转支承的结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为:电机带动蜗杆2转动,蜗杆2带动蜗轮4转动,蜗杆2为整体式结构且安装在两端的圆锥滚珠轴承通过壳体1固定,限制蜗杆的轴向及径向运动只保留转动,最终实现壳体与蜗轮之间的相对转动关系,从而达到驱动太阳能部件对准太阳的目的。
现市场上生产的太阳能回转支承的蜗杆与蜗轮的设计参数沿用以前工程用回转支承设计参数,即传统蜗杆直径系数为10,其对应的导程角tanγ=5/50,γ=5°43′>3°17′,在实际使用中,涡轮蜗杆处于不自锁状态,这样会造成在风载作用下光伏组件接受面左右晃动的力通过涡轮带动蜗杆旋转,蜗杆旋转会将力传递给带减速器的电机,长时间的作用会造成电机轴断裂或电机齿轮箱损坏,大尺寸光伏组件接受面和大风载地区尤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让涡轮蜗杆付进入自锁角,从而保护电机免受损坏的用于太阳跟踪系统的回转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太阳跟踪系统的回转支撑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且相互啮合的涡轮和蜗杆,所述涡轮与壳体连接在一起,所述蜗杆与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直径系数将其导程角γ控制在3°17′内,所述涡轮和蜗杆能够形成自锁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太阳跟踪系统的回转支撑结构,其所述蜗杆的直径系数取值不小于18,模数齿数不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太阳跟踪系统的回转支撑结构,其所述蜗杆的直径系数取值18,其导程角γ=3°1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太阳跟踪系统的回转支撑结构,其所述蜗杆的直径系数取值20,其导程角γ=2°5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太阳跟踪系统的回转支撑结构,其所述蜗杆的直径系数取值22.4,其导程角γ=2°3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太阳跟踪系统的回转支撑结构,其所述蜗杆的直径系数取值25,其导程角γ=2°1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太阳跟踪系统的回转支撑结构,其所述蜗杆轴向中心与涡轮轴向中心的中心距d2大于传统涡轮蜗杆的轴向中心距d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太阳跟踪系统的回转支撑结构,其所述蜗杆为分体式结构设计,包括轴部和蜗杆齿部,所述蜗杆齿部套接在轴部且保持相对固定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太阳跟踪系统的回转支撑结构,其所述轴部与蜗杆齿部通过平键连接,所述轴部的直径与传统蜗杆轴部的直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太阳跟踪系统的回转支撑结构,其在所述蜗杆齿部两端对称地设置有轴向限位隔套,所述轴向限位隔套套接在轴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911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鼻喉用咽鼓管球囊
- 下一篇:功率检测仪及功率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