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PU高效散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92164.X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6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汪婧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曹利华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pu 高效 散热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PU高效散热机构,包括基板、固定座、固定螺钉、弹簧、导热座、毛细内衬、热管、散热器、罩盖、风机,毛细内衬是将多空毛细材料填充至导热座内烧结制成,在导热座内填充蒸馏水,当导热座吸收CPU的热量后蒸馏水汽化时,蒸馏水在毛细内衬的毛细作用下将一部分热量快速传递给基板,另一部分热量传递给热管,热管迅速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器,风机工作,冷风经散热孔进入罩盖内,从而对散热器和基板进行冷却。该装置结构简单,热管不需要折弯,提高了散热效率及使用寿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CPU高效散热机构。
背景技术
CPU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将这些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轻则导致死机,重则可能将CPU烧毁,因此,CPU散热器用来对CPU进行散热以保障其正常工作。目前市场上散热效果较好的散热器采用热管散热,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热管进行折弯或者压平处理,这样处理导致热管的导热效率降低,进而影响散热效率。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CPU高效散热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PU高效散热机构,该CPU高效散热机构,热管不需要折弯,提高了散热效率及使用寿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PU高效散热机构,包括基板、固定座、固定螺钉、弹簧、导热座、毛细内衬、热管、散热器、罩盖、风机,所述的固定座数量为4件,沿基板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固定螺钉贯穿固定座,所述的固定螺钉与固定座间隙配合相连,所述的弹簧位于固定螺钉外侧且位于固定座上端,所述的弹簧与固定座焊接相连,所述的导热座位于固定座下端中心处,所述的导热座与固定座过盈配合相连,所述的毛细内衬位于导热座内侧,所述的毛细内衬与导热座焊接相连,所述的热管贯穿基板且插入导热座内,所述的热管与基板焊接相连,所述的散热器位于热管外侧,所述的散热器与热管焊接相连,所述的罩盖位于散热器外侧且位于基板上端,所述的罩盖与基板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风机位于罩盖上端,所述的风机与罩盖通过螺栓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座的材质为紫铜。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材质为纯铝。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座还设有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位于导热座内侧底部,所述的定位槽不贯穿导热座的主体,定位槽用于热管的限位,提高固定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器包括管体、翅片,所述的管体位于热管外侧,所述的管体与热管焊接相连,所述的翅片位于管体外侧,所述的翅片与管体一体相连,管体和翅片组成的散热器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能将热管传递的热量快速散发,实现可靠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的罩盖还设有散热孔,所述的散热孔位于罩盖下端,所述的散热孔贯穿罩盖主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CPU高效散热机构,安装时,将导热与CPU接触,拧紧固定螺钉,弹簧压缩反作用于固定座固连的基板,使得导热座与CPU压紧,从而避免CPU受力过大受压损坏,毛细内衬是将多空毛细材料填充至导热座内烧结制成,在导热座内填充蒸馏水,当导热座吸收CPU的热量后蒸馏水汽化时,蒸馏水在毛细内衬的毛细作用下将一部分热量快速传递给基板,另一部分热量传递给热管,热管迅速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器,风机工作,冷风经散热孔进入罩盖内,从而对散热器和基板进行冷却。该装置结构简单,热管不需要折弯,提高了散热效率及使用寿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板1、固定座2、固定螺钉3、弹簧4、导热座5、毛细内衬6、热管7、散热器8、罩盖9、风机10、定位槽501、管体801、翅片802、散热孔90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921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洋流数据采集板的防水接口
- 下一篇:一种北斗通信模块的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