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93354.3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4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白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依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B60L53/1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王晓蕾 |
地址: | 200436 上海市静安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主柱,所述主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桩杆,所述主柱内腔的中部焊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上表面放置有与桩杆固定连接的输出模块,所述主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输出模块正面的操作显示屏。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在主柱的内部加装回转轴盘,在回转轴盘上缠绕电缆绳的配合,做到了电缆绳可以隐藏在主柱的内部,避免了电缆绳在空气中受晴雨天气下,太阳照射和雨水打击腐蚀所造成的损坏,同时避免电缆绳在风中所受摩擦而受损,再通过棘轮结构与回旋装置的配合,能够将电缆绳在抽出使用完毕后,自动回旋,将电缆绳卷回回转周盘上,方便进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因为在使用时不会产生废气,污染环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也是推动整个传统能源的革命,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与电动汽车配套的充电桩也相应地随之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在充电时通过充电桩电缆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充电。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充电电缆绳,大多是绕或盘在一起悬挂于充电桩上,且暴露在空气中,晴雨天气太阳的照射和雨水的击打,会对电缆绳造成损坏,产生安全问题,充电桩为一体式封闭结构,散热性能差,会对其内部的电路结构造成过热损坏,降低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柱式充电桩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具备充电电缆绳可隐藏,充电桩散热好的优点,解决了充电电缆绳暴露在外,充电桩散热差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主柱,所述主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桩杆,所述主柱内腔的中部焊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上表面放置有与桩杆固定连接的输出模块,所述主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输出模块正面的操作显示屏,且输出模块与操作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主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回转轴盘,所述回转轴盘的内部缠绕有电缆绳,所述电缆绳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充电枪头,所述主柱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回转轴盘外侧的保护壳。
优选的,所述回转轴盘中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棘轮结构,所述回转轴盘中心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回旋装置。
优选的,所述棘轮结构,包括棘齿、固定块、棘爪,所述回转轴盘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棘齿,所述棘齿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活动安装有两个棘爪。
优选的,所述回旋装置包括回旋槽、定制发条,所述回旋槽的中心固定安装有定制发条,且定制发条的一端固定在回旋槽的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侧面活动安装有通过连杆与固定块固定连接的棘轮松爪开关。
优选的,所述主柱内腔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输出模块上方的抽风泵,所述主柱正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操作显示屏上方的排气窗口,所述主柱的侧面开设有换气窗。
与柱式充电桩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在主柱的内部加装回转轴盘,在回转轴盘上缠绕电缆绳的配合,做到了电缆绳可以隐藏在主柱的内部,避免了电缆绳在空气中受晴雨天气下,太阳照射和雨水打击腐蚀所造成的损坏,同时避免电缆绳在风中所受摩擦而受损,再通过棘轮结构与回旋装置的配合,能够将电缆绳在抽出使用完毕后,自动回旋,将电缆绳卷回回转周盘上,方便进行使用。
2、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在主柱内增设承重板,底部空间开设换气窗口,增大其内部的空气流通性,摆脱传统的单个风扇散热,并且利用抽风泵、排气窗口和换气窗间的配合,实现内部的空气的交换,避免了输出模块在充电时因热量无法散出而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依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依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933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