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用骨架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93463.5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9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长城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80 | 分类号: | B60N2/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振佳 |
地址: | 0658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头枕用 骨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用骨架管,包括侧管,侧管上设置有内凹,两个内凹位置固定有中心管,两个侧管通过曲形管连接,中心管与曲形管之间固定有第一加强筋,中心管与侧管之间固定有第二加强筋。通过中心管和曲形管可对两个侧管进行有效的衔接,第一加强筋可对头部施压时,起到一个承托效果,第二加强筋可对整体框架进行加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架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用骨架管。
背景技术
随着居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逐渐成为家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
在人们长时间开车时,汽车座椅的舒适性直接决定了驾驶员的疲劳程度,若座椅舒适度低,则导致驾驶员疲劳过快。
座椅的头枕部分是用于承托驾驶员的头部,避免颈部出现疲劳损伤的情况,头枕主要通过骨架管和海绵和外皮组成,传统的骨架管以边缘框架支撑为主,在长时间受压时,框架内的海绵部分以凹陷,无法回弹,从而导致整个头枕出现变形情况,影响驾驶员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出料的水泥磨球机,以解决骨架管框架简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用骨架管,包括侧管,所述侧管上设置有内凹,两个内凹位置固定有中心管,两个侧管通过曲形管连接,所述中心管与曲形管之间固定有第一加强筋,所述中心管与侧管之间固定有第二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相邻等距分布,能够在头部施压时,对包裹在骨架管外的海绵进行承载,避免海绵凹陷太深而出现变形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两个,且形成八字形结构,能够对框架部分进行一个支撑加固。
优选的,所述侧管包括中心层、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均与中心层采用树脂胶粘接,保证内层和外层与中心层的衔接稳定。
优选的,所述中心层由钢管材料制成,且厚度不小于五毫米,钢管材料质地硬,抗变形高,在升降头枕时,不灰造成侧管的变形。
优选的,所述内层和外层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且厚度均不超过四毫米,能够对中心层进行有效的保护。
优选的,所述中心管、曲形管、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且材料不易锈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中心管和曲形管可对两个侧管进行有效的衔接,第一加强筋可对头部施压时,起到一个承托效果,第二加强筋可对整体框架进行加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管;11、内凹;12、中心管;13、曲形管;14、第一加强筋;15、第二加强筋;2、中心层;21、内层;22、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用骨架管,包括侧管1,侧管1上设置有内凹11,两个内凹11位置固定有中心管12,两个侧管1通过曲形管13连接,中心管12与曲形管13之间固定有第一加强筋14,中心管12与侧管1之间固定有第二加强筋15。
参阅图2,第一加强筋14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相邻等距分布,能够在头部施压时,对包裹在骨架管外的海绵进行承载,避免海绵凹陷太深而出现变形的问题。
参阅图2,第二加强筋15的数量为两个,且形成八字形结构,能够对框架部分进行一个支撑加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长城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廊坊长城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934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电源塑胶外壳结构
- 下一篇:一种金刚石波纹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