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量化靶机电芯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93598.1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0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高洁;姚晓青;徐勇;华晓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超电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64;H01M50/249;H01M50/59;H01M50/531;H01M50/528;H01M10/613;H01M10/62;H01M10/617;H01M10/655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2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化 靶机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包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轻量化靶机电芯支架,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支架、电芯均热托板;所述支架沿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支架侧边,支架侧边的上端设置极耳压合边,支架侧边的下端设置支架底边;所述电芯均热托板包括托板本体,托板本体的上端设置极耳边,托板本体的下端为托板底边,托板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侧折边。该电芯支架以解决目前市场上靶机对电池包装重量的严格要求,以及高标准的安全性能,同时满足在产品安装过程中的操作简易化、一致性、灵活性等需求,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包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轻量化靶机电芯支架。
背景技术
靶机作为对空武器的研制、检验以及战斗训练中的机动目标,通过老旧淘汰机型改装,已经在较早前实现了全面无人化。但是随着各主要国家相继进入5代机时代,以及超高速飞行器概念的推出,相应的对空武器也在飞速发展,这就对靶机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这意味着靶机需要具备足够高G值的瞬时机动能力,足够智能的无人飞行控制系统,足够轻的自身重量。锂电池动力系统的出现赋予了靶机高瞬时功率特性,以提供更好的机动能力。经过系统设计,锂电池动力系统相对于传统油机能提供更好的推重比。本次提出的一种轻量化靶机电芯支架,能够在提供足够强度的前提下,极大地减少动力电池系统的包装结构重量,对电动靶机的轻量化、高机动性,高安全性等有很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轻量化靶机电芯支架,该电芯支架以解决目前市场上靶机对电池包装重量的严格要求,以及高标准的安全性能,同时满足在产品安装过程中的操作简易化、一致性、灵活性等需求,以提高生产效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靶机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支架、电芯均热托板;
所述支架沿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支架侧边,支架侧边的上端设置极耳压合边,支架侧边的下端设置支架底边;
所述电芯均热托板包括托板本体,托板本体的上端设置极耳边,托板本体的下端为托板底边,托板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侧折边;
所述极耳边的两侧分别设置极耳边定位孔,极耳压合边设置压合边定位凸台,极耳边定位孔与压合边定位凸台配合连接,托板底边设置托板底边定位孔,支架底边设置支架底边定位凸台,支架底边定位凸台与托板底边定位孔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极耳压合边设置压合边定位凹槽,所述压合边定位凹槽内长3mm~9mm,内宽1mm~4mm,深0.5mm~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极耳压合边长为106mm~206mm,宽为7mm~17mm,厚6mm~16mm;压合边定位凸台,其尺寸为:长2mm~9mm,宽1mm~5mm,高0.5mm~5mm;所述支架侧边长为153mm~253mm,截面宽为1mm~5mm,厚4mm~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侧边设置侧边凸台,侧边凸台长3mm~15mm,宽1mm~5mm,高0.5mm~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侧边两端距极耳压合边和支架底边处的截面宽度均减少0.2mm~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底边长108mm~208mm,支架底边包括连接杆及分别设置于连接杆两端的加固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固结构靠近支架侧边处设置下沉部,下沉部的深度为1mm~6mm;加固结构设有螺杆孔,加固结构设有支架底边定位凸台,支架底边定位凸台的规格为:长5mm~15mm,宽0.5mm~6mm,高0.5mm~5mm;加固结构还设有支架底边定位凹槽,所述支架底边定位凹槽与支架底边定位凸台分别位于加固结构的两侧表面,且支架底边定位凹槽位于与支架底边定位凸台相对应的背面;所述连接杆为圆柱体结构,连接杆长50mm~100mm,直径1mm~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超电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超电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93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散热螺栓式铝电解电容器
- 下一篇:芯片测试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