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道式助听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94720.7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8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余仕湖;李伯阳;王宝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李俊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道式 助听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耳道式助听器,包括入耳部和主机,入耳部和主机被配置为卡扣连接结构,且主机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卡扣位,使得入耳部能卡扣连接于主机的其中一个卡扣位上以形成左耳佩戴形态,或卡扣连接于另一个卡扣位上以形成右耳佩戴形态。本实用新型的耳道式助听器在生产阶段时,只需要开一种模具来制造该耳道式助听器,不分左右耳,有利于降低制造商的节约生产成本,同时也能降低制造商和代理商的存储压力,不用分左右耳分开存储,解决了制造商和销售方需要较多储备左右耳佩戴形态的助听器的问题,节约了各方投入的资金,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释放各方资金用于其他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听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道式助听器。
背景技术
助听器Hearing Aid是一个有助于听力残疾者改善听觉障碍,进而提高与他人会话交际能力的工具、设备、装置和仪器等,其是将比较弱的声音,经放大后传输到患者的耳道内,使得患者可以听到比较弱的声音。助听器根据外形的不同,分为耳背式助听器、耳道式助听器和盒式助听器等。耳道式助听器又分左耳佩戴形态和右耳佩戴形态,而现有的耳道式助听器的外形构造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其佩戴形态无法根据需要随意切换,也就是说现有的耳道式助听器在制造时即分为左耳佩戴结构和右耳佩戴结构。在制造阶段需要开两种模具生产,不利于节约生产成本,且在存储阶段,制造商和代理商均需要对左耳佩戴结构和右耳佩戴结构的耳道式助听器分开存储,无形中增加了存储压力和成本。比如,制造商不清楚未来客户需要多少数量的左耳佩戴结构的助听器和右耳佩戴结构的助听器,那就必须准备一定数量的左耳佩戴结构和右耳佩戴结构的助听器,当左耳佩戴结构和右耳佩戴结构的助听器销售数量不一致时,就必然产生一定数量的呆滞库存,造成资金呆滞或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道式助听器,其主要解决的是现有耳道式助听器的佩戴形态无法根据需要切换为适配左耳佩戴的左耳佩戴形态或适配右耳佩戴的右耳佩戴形态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耳道式助听器,包括入耳部和主机,入耳部和主机被配置为卡扣连接结构,且主机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卡扣位,使得入耳部能卡扣连接于主机的其中一个卡扣位上以形成左耳佩戴形态,或卡扣连接于另一个卡扣位上以形成右耳佩戴形态。
进一步,入耳部的背部呈开口状,且入耳部开口处的内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扣凸起,主机上形成有连接部,入耳部的开口处能与主机的连接部适配地对接在一起,且连接部的周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作为卡扣位的卡扣凹槽,卡扣凹槽能与卡扣凸起形成卡扣配合使入耳部与主机卡扣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入耳部开口处的内壁上形成有三个呈120°等角度间隔排列的卡扣凸起,且主机的连接部的周侧壁上开设有三个呈120°等角度间隔排列的卡扣凹槽。
进一步,主机内设置有电池、PCB板和受话器,入耳部内部形成有让位凹腔。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耳道式助听器中,入耳部是可拆卸地卡扣连接于主机上的,且主机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卡扣位,入耳部既能卡扣连接于主机的其中一个卡扣位上,进而使得入耳部与主机配合形成能适配右耳佩戴的右耳佩戴形态;且入耳部还能从主机上拆卸下来并转动一定角度后卡扣连接于主机的另一卡扣位上,进而使得入耳部与主机配合形成能适配左耳佩戴的左耳佩戴形态。因此,在生产阶段时,只需要开一种模具来制造该耳道式助听器,不分左右耳,有利于降低制造商的节约生产成本,同时也能降低制造商和代理商的存储压力,不用分左右耳分开存储,解决了制造商和销售方需要较多储备左右耳佩戴形态的助听器的问题,节约了各方投入的资金,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释放各方资金用于其他领域;客户购买该耳道式助听器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将入耳部卡扣连接于主机的其中一个卡扣位上,进而使得入耳部与主机配合形成能适配左耳佩戴的左耳佩戴形态或是能适配右耳佩戴的右耳佩戴形态,其安装切换过程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94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软件开发用语句盒
- 下一篇:一种悬挂转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