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97057.6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5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余洋;季博威;邵雷军;闵凡奇;方城杰;许东;张晨;王亮;郭文涛;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64 | 分类号: | H01M50/2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容 电池 模组 捆扎 装置 | ||
1.一种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底座(1)、底板(2)、工装侧板(3)、模组端板(4)、模组中间板(5)以及顶紧机构;
所述顶紧机构上设置有顶紧板(6)以及夹具组件;
所述底板(2)安装在工装底座(1)上,所述底板(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平行布置有工装侧板(3)、顶紧板(6),所述工装侧板(3)和顶紧板(6)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7),所述第一容纳空间(7)用于容纳电芯(8),所述顶紧板(6)能够在夹具组件的驱使下朝向工装侧板(3)运动;
所述底板(2)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为定位端,所述底板(2)的另一端为可调节端,所述定位端和可调节端之间设置有多个可调节位,所述模组端板(4)安装在定位端上,所述模组中间板(5)能够根据不同的模组安装在可调节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机构还包括滑动杆(9)以及限位底座(10),所述滑动杆(9)的一端连接所述顶紧板(6),所述滑动杆(9)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底座(10)上所具有的限位底座通孔并与限位底座(10)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9)、限位底座(1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杆(9)平行布置并用于支撑和引导顶紧板(6)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包括顶杆(11)、引导套(12)、连杆(13)、操作柄(14)以及支撑座(15);
所述引导套(12)的底部安装在工装底座(1)上,所述引导套(12)套装在所述顶杆(11)上且所述顶杆(11)能够相对于引导套(12)滑动,所述顶杆(11)的一端与连杆(13)的一端活动配合,所述连杆(13)的另一端与操作柄(14)活动配合,所述操作柄(14)的一端为操作端,所述操作柄(14)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15)活动配合,所述支撑座(15)安装在工装底座(1)上;
当扳动操作端绕支撑座(15)转动时所述连杆(13)能够驱使顶杆(11)的另一端推动顶紧板(6)运动或远离顶紧板(6)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的数量为两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侧板(3)朝向第一容纳空间(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板(16),所述工装侧板(3)的另一侧安装有侧板加强脚(18);
所述顶紧板(6)朝向第一容纳空间(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绝缘板(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板(16)朝向第一容纳空间(7)的一面设置有间隔布置且平行于底板(2)的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
所述第二绝缘板(17)朝向第一容纳空间(7)的一面设置有间隔布置且平行于底板(2)的第三引导槽、第四引导槽;
所述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第三引导槽、第四引导槽用于引导扎带(19)捆扎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7)中的电芯(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从定位端到可调节端的方向上,所述工装侧板(3)连接有第一限位板(20),
所述顶紧板(6)连接有第二限位板(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20)、第二限位板(21)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工装底座(1)上。
10.一种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底座(1)、底板(2)、工装侧板(3)、模组端板(4)、模组中间板(5)以及顶紧机构;
所述顶紧机构上设置有顶紧板(6)以及夹具组件;
所述底板(2)安装在工装底座(1)上,所述底板(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平行布置有工装侧板(3)、顶紧板(6),所述工装侧板(3)和顶紧板(6)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7),所述第一容纳空间(7)用于容纳电芯(8),所述顶紧板(6)能够在夹具组件的驱使下朝向工装侧板(3)运动;
所述底板(2)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为定位端,所述底板(2)的另一端为可调节端,所述定位端和可调节端之间设置有多个可调节位,所述模组端板(4)安装在定位端上,所述模组中间板(5)能够根据不同的模组安装在可调节位上;
所述顶紧机构还包括滑动杆(9)以及限位底座(10),所述滑动杆(9)的一端连接所述顶紧板(6),所述滑动杆(9)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底座(10)上所具有的限位底座通孔并与限位底座(10)滑动配合;
所述滑动杆(9)、限位底座(1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杆(9)平行布置并用于支撑和引导顶紧板(6)的运动;
所述夹具组件包括顶杆(11)、引导套(12)、连杆(13)、操作柄(14)以及支撑座(15);
所述引导套(12)的底部安装在工装底座(1)上,所述引导套(12)套装在所述顶杆(11)上且所述顶杆(11)能够相对于引导套(12)滑动,所述顶杆(11)的一端与连杆(13)的一端活动配合,所述连杆(13)的另一端与操作柄(14)活动配合,所述操作柄(14)的一端为操作端,所述操作柄(14)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15)活动配合,所述支撑座(15)安装在工装底座(1)上;
当扳动操作端绕支撑座(15)转动时所述连杆(13)能够驱使顶杆(11)的另一端推动顶紧板(6)运动或远离顶紧板(6)运动;
所述夹具组件的数量为两套;
所述工装侧板(3)朝向第一容纳空间(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板(16),所述工装侧板(3)的另一侧安装有侧板加强脚(18);
所述顶紧板(6)朝向第一容纳空间(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绝缘板(17);
所述第一绝缘板(16)朝向第一容纳空间(7)的一面设置有间隔布置且平行于底板(2)的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所述第二绝缘板(17)朝向第一容纳空间(7)的一面设置有间隔布置且平行于底板(2)的第三引导槽、第四引导槽,所述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第三引导槽、第四引导槽用于引导扎带(19)捆扎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7)中的电芯(8);
沿从定位端到可调节端的方向上,所述工装侧板(3)连接有第一限位板(20),
所述顶紧板(6)连接有第二限位板(21);
所述第一限位板(20)、第二限位板(21)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工装底座(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970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箱梁结构
- 下一篇:可减少排土和沉桩阻力的静压桩施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