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环境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98471.9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9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峻源;陶醉;邱晨;郑皓天;田恒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峻源;陶醉;邱晨;郑皓天;田恒潇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H04W4/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重庆市北碚***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环境 检测 系统 | ||
1.一种室内环境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检测模块、环境异常判断模块、后台监控模块、预警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用户监控模块;
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用于采集室内一氧化碳信息、二氧化碳信息和温湿度信息,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环境异常判断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环境异常判断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预警模块以及所述后台监控模块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环境异常判断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一氧化碳信息或所述二氧化碳信息或所述温湿度信息异常时驱动所述预警模块进行报警;
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后台监控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后台监控模块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用户监控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及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的输出端、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及二氧化碳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环境异常判断模块以及所述后台监控模块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异常判断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器U1、第二比较器U2、第三比较器U3及门逻辑电路,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U1电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U2电连接,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比较器U3电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U1、第二比较器U2及第三比较器U3的输出端均与逻辑门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逻辑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预警模块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电隔离模块,所述光电隔离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逻辑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光电隔离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预警模块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隔离模块包括光电隔离器和第四电阻;
所述光电隔离器的第一引脚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电源,所述光电隔离器的第二引脚与所述逻辑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光电隔离器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分别与所述预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模块包括继电器、三极管、第五电阻、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和蜂鸣器;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接电源正极,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所述蜂鸣器和外接电源之间,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和所述光电隔离器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光电隔离器的第四引脚连接;
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电源负极,所述第五电阻并联在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异常判断模块为微处理器。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监控模块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显示器;
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及二氧化碳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一氧化碳信息、所述二氧化碳信息和所述温湿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以太网、4G网络、NBIoT网络、GPRS网络、GSM组网、wifi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监控模块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视、电脑、手表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峻源;陶醉;邱晨;郑皓天;田恒潇,未经张峻源;陶醉;邱晨;郑皓天;田恒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984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折弯中心的折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