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境管理用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98737.X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4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袁术斌;刘志成;张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银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新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72 | 代理人: | 陈文森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永丰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管理 取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管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环境管理用取样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活动安装有钻头,所述钻头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筒体上方的钻杆,所述筒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芯筒,所述筒体的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该环境管理用取样装置,通过钻杆带动钻头旋转并通过第一轴承带动筒体钻入土壤,并通过旋转第一手轮,第一手轮带动芯筒旋转并使得芯筒上的第二通孔与筒体上的第一通孔对齐,再通过旋转第二手轮,第二手轮通过转筒带动第一旋转座旋转,第一旋转座通过连杆和第二旋转座带动取样筒伸出筒体并对土壤进行取样,达到简单方便快速分层取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境管理用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管理是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手段,为达到预期环境目标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活动,环境管理的内容涉及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各种环境因素,环境管理的技术手段是指借助那些既能提高生产力,又能把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来达到保护环境目的的手段,环境监测检测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取样装置进行取样。
传统的环境管理用土壤取样装置一般使用不方便,不便于对不同深度的土层进行取样,故而提出一种环境管理用取样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境管理用取样装置,具备便于使用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环境管理用土壤取样装置一般使用不方便,不便于对不同深度的土层进行取样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使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管理用取样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活动安装有钻头,所述钻头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筒体上方的钻杆,所述筒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芯筒,所述筒体的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芯筒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芯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手轮,所述钻杆的外壁活动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壁且位于筒体的内壁活动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转筒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座,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取样筒,所述取样筒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旋转座,所述第二旋转座通过连杆与第一旋转座活动连接,所述转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手轮,所述筒体的外壁活动安装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顶部开设有与芯筒对应的安装槽,所述筒体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手柄对应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圆形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数量均为六个。
优选的,所述取样筒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取样筒在钻杆的左侧和右侧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杆的长度大于转筒与取样筒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旋转座和第二旋转座与转筒和取样筒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座、第二旋转座和连杆的数量均为十二个,十二个所述连杆在钻杆的外围呈圆形阵列分布。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境管理用取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银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银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987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染源的工况数据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能准确测温的电加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