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梁支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0275.0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4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阚毓锋;尹波;刘冰洁;张荣华;蔡宇;陈秀;赵凯;蔡小妹;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9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支座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桥梁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支座检测装置,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包括:伸缩构件以及设置于伸缩构件的拍摄构件和固定构件,伸缩构件能够通过固定构件连接于桥梁的盖梁或者桥墩,拍摄构件用于拍摄设置于盖梁或者桥墩的顶端的支座。可见,本桥梁支座检测装置能够对支座进行检测,施工过程简单、方便,人力、物力投入较少,成本低,而且基本不受地形限制,可弥补常规检查方式中的不足,此外,检测过程更加快速、高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支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支座能将桥梁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包括恒载和活载引起的竖向力和水平力可靠地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桥梁工程常用的支座形式包括:油毛毡、板式橡胶支座、球型支座、盆式支座、钢支座和特殊支座等。支座自身及其施工质量的好坏是影响桥梁寿命与行车安全的关键,但是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桥梁支座的质量以及支座施工的注意事项往往容易被忽视,往往成为桥梁上部结构的薄弱环节,从而导致病害产生的机率较高,因而需要定期对支座进行巡视检测,现有技术中常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则是在桥的下方进行检测,每到一处巡检地,工人架起梯子,爬至支座的高度处,对支座进行观察,以确定其是否有病害,费时费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检测效率低,而且成本高,第二种,则利用桥检车行驶在桥面,达到巡检的位置处,下放竖直攀爬架以及水平行走架,检查者依次攀爬竖直攀爬架以及水平行走架,最后到达指定的支座处进行检查,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同样存在安全隐患,检查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座检测操作复杂,费时费力,检测效率低,成本高,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包括:伸缩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伸缩构件的拍摄构件和固定构件,所述伸缩构件能够通过所述固定构件连接于与待检测桥梁支座对应的桥梁的盖梁或者桥墩,所述拍摄构件用于拍摄设置于所述盖梁或者桥墩的顶端的所述待检测桥梁支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构件与所述伸缩构件滑动连接,且所述固定构件能够沿着所述伸缩构件的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固定构件配设有第一锁紧构件,所述第一锁紧构件用于将所述固定构件锁紧于所述伸缩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构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卡设部以及第二卡设部;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相对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卡设部以及所述第二卡设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沿着所述伸缩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部沿着垂直于所述伸缩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伸缩构件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固定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锁紧构件的第一锁紧部穿设于所述伸缩构件,并且所述第一锁紧部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且抵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以将所述第一固定部压紧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
所述第一卡设部与所述第二卡设部形成角度,且所述第一卡设部以及第二卡设部所围设成的夹角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伸缩构件的设置有所述拍摄构件的一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构件包括顺次相接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以及挂钩;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沿着所述伸缩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部沿着垂直于所述伸缩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伸缩构件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安装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一锁紧构件的第二锁紧部穿设于所述伸缩构件,并且所述第二锁紧部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且抵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以将所述第二安装部压紧于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
所述挂钩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伸缩构件的设置有所述拍摄构件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02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手机充电器结构
- 下一篇:分体式边框及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