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智能防盗报警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0775.4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6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连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瑞阳电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5/20 | 分类号: | B62H5/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国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7 | 代理人: | 吴丽娜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智能 防盗 报警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智能防盗报警电路,包括触发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触发电路中的NE555芯片U2的引脚2与金属片M1、M2和M3并联,NE555芯片U2的引脚7接电阻R1和电阻R2的并联接口。本摩托车智能防盗报警电路,由于金属片M1、M2和M3初始状态下没有人触摸,触发电路不工作,引脚3输出低电平,Q1截止,由于NE555芯片U2输入的负脉冲触发电路开始工作,引脚3脚输出高电平,TDA7000芯片U1的引脚17、18和19输出高电平,三级管Q2、Q3和Q4导通驱动喇叭发出SP报警铃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报警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摩托车智能防盗报警电路。
背景技术
防盗报警装置广泛地应用在仓库、银行、办公场所、军事重地以及家庭住宅等领域中。目前人们所知的防盗报警器的种类主要有声、光两大类,为声光报警提供触发信号的传感形式又分为接触式、光电式和感应式,光电式主要使用远红外线传感器,其优点是灵敏度高,其不足的是使用成本高、误报率高、警戒范围小、远红外线传感器不易隐蔽等。感应式传感器的优点是灵敏度高,但误报率更高,例如在有些摩托车上安装的感应式放盗报警器,只要有人走近便触发报警,无形之中给环境增加了有害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智能防盗报警电路,具有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智能防盗报警电路,包括触发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触发电路中的NE555芯片U2的引脚2与金属片M1、M2和M3并联,NE555芯片U2的引脚7接电阻R1和电阻R2的并联接口,电阻R1的另一端与NE555芯片U2的引脚4和8、电阻R3、电容C5、电容C6、电感L1、电容C7和电容C8并联接在TDA7000芯片U1的引脚12上,电阻R2的另一端串联电阻C1与NE555芯片U2的引脚1和电容C5、电容C4、电阻R4、电阻R5和电容C3的并联点相接并接BAT-端;
所述NE555芯片U2的引脚3串口电阻C3与电容C4、电阻R4、电阻R3和三级管Q1基极并联点相接,并且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在NE555芯片U2的引脚5上;
所述三级管Q1的集电极与电容C5、电容C6、电感L1和电容C7的另一端并联点相接,三级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5、电容C8和电容C3的并联点相接;
所述报警电路中的TDA7000芯片U1的引脚17、18和19分别串联电阻R21、电阻R22和电阻R3依次接在三级管Q2、三级管Q3和三级管Q4,的基极上,三级管Q2和三级管Q4的发射极分别串联电阻R25和电阻R27的并联接在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与喇叭SP的端口2共接BAT+端,三级管Q3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26接在喇叭SP的端口1上。
优选的,所述TDA7000芯片U1的引脚7和8分别接晶体振荡器Y1的两端,并且分别串联的电容C4和电容C5接地,TDA7000芯片U1的引脚9串联电阻R36接地。
优选的,所述金属片M1、M2和M3贴合摩托车的把手以及坐垫上。
优选的,所述喇叭SP与触发电路1接摩托车的供电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摩托车智能防盗报警电路,由于金属片M1、M2和M3初始状态下没有人触摸,触发电路不工作,引脚3输出低电平,Q1截止,TDA7000芯片U1没有电流回路,不工作。所以初始状态下喇叭SP不工作,当触摸到金属片M1、M2和M3后,由于NE555芯片U2输入的负脉冲触发电路开始工作,引脚3脚输出高电平,TDA7000芯片U1的引脚17、18和19输出高电平,三级管Q2、Q3和Q4导通,驱动喇叭发出SP报警铃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触发电路;2、报警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瑞阳电装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瑞阳电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07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注器
- 下一篇:一种注塑铸造用模具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