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1796.8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0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前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轩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建筑 结构 纠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包括竖直支撑板、第二滑槽和第二液压缸,竖直支撑板的底部一侧设有定位板,定位板的内部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外侧设有定位块,第一滑槽的内部设有第一滑板,第一滑板的一端设有第一移动板,第一移动板的顶部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部设有第二滑板,第二滑板的顶部设有倾斜支撑杆,倾斜支撑杆的内部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倾斜支撑杆,实现对竖直支撑板的固定,使得竖直支撑板能够保持与墙体紧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纠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从新石器时期的干栏式木屋到明清时期的宏伟殿堂,中国的古建筑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完善的结构体系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中国古建筑大多为传统木构架结构,且采用横向梁柱结构为承重构架,在每两个构架之间用檩、椽连成整体,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榫卯结合,由于榫卯节点为非整体性连接,木构架建筑的抗变形刚度较弱,在地震、强风或地基沉陷的作用下易发生节点松脱和构架歪闪,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歪闪变形,对歪闪变形的木构架进行纠偏加固,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古建筑修缮加固的重点工作,现在急需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包括竖直支撑板、第二滑槽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竖直支撑板的底部一侧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竖直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的内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外侧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设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板的一侧与定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板的一端设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与第一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的顶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设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的顶部设有倾斜支撑杆,所述倾斜支撑杆通过设有的连接片与第二滑板固定连接,所述倾斜支撑杆的内部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倾斜支撑杆的顶部设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一侧设有第三滑板,所述第三滑板通过设有的连接片与第二移动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直支撑板的一侧顶端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移动板通过设有的第三滑槽和第三滑板与竖直支撑板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直支撑板远离第二移动板的一侧设有墙体,所述墙体的远离竖直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纠偏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纠偏箱的内部底端设有重心块,所述重心块固定于纠偏箱的内部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重心块的顶部一侧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一侧设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一端设有第二顶撞块,所述第二顶撞块与第二液压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重心块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与重心块固定连接,所述气压缸的顶部设有气压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压杆的顶部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一侧设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一端设有第一顶撞块,所述第一顶撞块与第一液压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轩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轩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17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工程道路指示牌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医用石膏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