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消防机械四通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2090.3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9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晓 |
主分类号: | F16L41/12 | 分类号: | F16L4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尚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335 | 代理人: | 张园园 |
地址: | 4426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消防 机械 四通 | ||
一种非对称消防机械四通,包括左半环体和右半环体,二者对接呈放置主管的圆环状,在对接处形成有连接板,左半环体和右半环体通过紧固组件在连接板处将整体固定在一起,在左半环体和右半环体上开设有与支管连通的左接口和右接口,左接口和右接口与主管上相应开口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圈;左接口和右接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位于主管的轴线上方,二者在同个水平面上还前后平行错位布置,在左接口和右接口的位置形成有连通内外的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本实用新型能够能够使消防主管和支管均贴梁安装,最大程度地节省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四通,尤其是一种非对称消防机械四通,属于消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消防管道安装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建筑的安全性及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消防管道的安装至关重要。一般按照消防管道安装规范要求的是管道在梁下需要有梁下50mm的间距,这里的管道主要是指主管,对支管不做要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消防管道的安装要求更细致和全面。逐渐从安全层面扩展到了对空间大小、布局美观等更精细化的要求,以满足城市化进程带来的高层建筑公共空间充分利用的需要,以及各类生活设施管路合理集中布局的需要。
为了达到上述需求,需要使消防主管和支管最好都贴梁安装。目前,公知的,机械四通被广泛使用在消防管道,用于直接在主管上接出多个支管,实现分流或合流的目的。现有的机械四通安装在主管上,从主管的开口处引出的两个支管往往是垂直于主管轴线方向,因此,在主管接近贴梁安装后,支管无法贴梁安装,无法达到对优化空间的高质量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对称消防机械四通,该机械四通能够使消防主管和支管均贴梁安装,最大程度地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左半环体和右半环体,二者对接呈放置主管的圆环状,在对接处形成有连接板,左半环体和右半环体通过紧固组件在连接板处将整体固定在一起,在左半环体和右半环体上开设有与支管连通的左接口和右接口,左接口和右接口与主管上相应开口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的左接口和右接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位于主管的轴线上方,二者在同个水平面上还前后平行错位布置,在左接口和右接口的位置形成有连通内外的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非对称消防机械四通,是将开口设置在其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之上,即将左接口和右接口设置在主管的轴线上方,因此,在主管先贴梁设置后,支管的安装位置高;同时,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在同个水平面上还前后平行错位布置,支管也可以在布置上尽可能贴梁,最大程度上做到了节省空间,满足优化空间的高质量需求;另外本实用新型以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与支管连接,代替传统长度较短的接口连接,操作更方便快捷,密封性能更佳,且利于支管的固定和合理布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中,1、左半环体,2、右半环体,3、左连接管,4、右连接管,5、连接板,6、紧固组件,7、密封圈,8、橡胶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晓,未经李明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20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