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2415.8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7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杜云飞;曾细林;杨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市第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02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缝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缝合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医用缝合器包括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第一手柄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至第二手柄的端部;其中,所述第一手柄在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空心针,所述空心针的针尖朝向所述第二手柄一侧,所述第一手柄贯穿设有穿线通道,所述第二手柄贯穿设有容置通道,所述第一手柄绕着所述转轴并朝向所述第二手柄一侧转动时,所述空心针穿透皮肤并伸入所述穿线通道内,所述穿线通道、所述空心针与所述容置通道呈贯通状态,缝合线自所述穿线通道穿入并经所述空心针与所述容置通道穿出。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当中使用外科缝针与缝线对体表医用导管进行固定时、容易刺伤医务人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缝合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需要进行动脉、深静脉穿刺置管及各种体表医用导管的病人数量多,尤其是麻醉科、ICU、急诊科及外科等科室,并且许多导管需要留置的时间都较长,大部分需留置三天以上,一般的医用胶贴无法达到长期稳定固定而有脱落的风险,因此需要使用针线来缝合皮肤进行固定,以免导管被拉出或脱落造成医疗事故。
然而,在需要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的病人中,有些病人合并有肝炎、梅毒、HIV等可经血液传染的疾病,现有的技术是使用外科缝针将深静脉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在缝线时很容易因为某种原因而刺伤医务人员,从而增加了进行此项操作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缝合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当中使用外科缝针与缝线对体表医用导管进行固定时、容易刺伤医务人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医用缝合器,所述医用缝合器包括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至所述第二手柄的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手柄在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空心针,所述空心针的针尖朝向所述第二手柄一侧,所述第一手柄贯穿设有穿线通道,所述第二手柄贯穿设有容置通道,所述第一手柄绕着所述转轴并朝向所述第二手柄一侧转动时,所述空心针穿透皮肤并伸入所述穿线通道内,所述穿线通道、所述空心针与所述容置通道呈贯通状态,缝合线自所述穿线通道穿入并经所述空心针与所述容置通道穿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该医用缝合器对体表医用导管进行固定时,医务人员将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压合,设于第一手柄内的空心针能够刺穿皮肤,使用缝合线自穿线通道穿入并经空心针与容置通道穿出后,将缝合线切断并将该医用缝合器松开,便能快速将缝合线打结固定,以完成对体表医用导管的固定,使用该医用缝合器操作简单,有效避免缝线时医务人员被刺伤。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医用缝合器还包括操纵机构,所述空心针在所述操纵机构的控制下,所述空心针能够隐藏或伸出所述第一手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第一手柄在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操纵机构控制所述空心针水平移动时,所述空心针的针尖部能够隐藏在所述第一手柄内或露出所述开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开口的抵压面呈水平状设置,所述抵压面与所述第一手柄的底面相互平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开口的抵压面呈倾斜状设置,所述抵压面朝向所述转轴一侧逐渐升高。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操纵机构包括控制件及连接件,所述控制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柄开设的滑槽内,所述控制件的一端经所述滑槽伸入所述第一手柄,所述控制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在远离所述控制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空心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医用缝合器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操纵机构连接以使所述空心针具有回弹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市第九医院,未经南昌市第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24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