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卸片用吸盘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2591.1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5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闫善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林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卸 吸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卸片用吸盘,包括设置在硅片上方的吸盘,还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横梁,横梁内转动设有丝杆,丝杆上转动设有滑座,滑座的一端设有伸缩缸,伸缩缸的一端伸出横梁设有安装架,吸盘的一侧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连接安装架的套管,吸盘上设有吸附腔,吸附腔为三段式结构,吸附腔包括依次连接的收缩段、平顺段、扩散段,吸附腔的一侧设有抽吸孔,抽吸孔的另一端与套管连通,套管的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有吸附装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伸缩缸控制吸盘下落与硅片紧贴,缓冲垫具有高回弹性,减少对硅片的磨损;通过吸附装置与吸附腔配合,将硅片牢牢吸附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片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装卸片用吸盘。
背景技术
在硅片生产和过程中,需要对硅片进行移动,在多个工序中进行夹持,现有的夹持机构一般是利用吸盘对硅片进行吸附,但是现有的夹具结构简单,在吸附的时候,吸附效果不好。吸盘口直上直下,硅片局部受力,当吸附装置停止工作,将硅片放下时,吸力突然的不足,没有缓冲,硅片会掉落粉碎,而且吸附力过大时,硅片会出现擦痕或粉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装卸片用吸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卸片用吸盘,包括设置在硅片上方的吸盘,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内转动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丝杆上转动设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一端设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一端伸出横梁设有安装架,所述吸盘与安装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吸盘的一侧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为十字形结构,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连接安装架的套管,所述吸盘上设有吸附腔,所述吸附腔为三段式结构,所述吸附腔包括依次连接的收缩段、平顺段、扩散段,所述吸附腔的一侧设有抽吸孔,所述抽吸孔水平设置,所述抽吸孔的另一端与套管连通,所述套管的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有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安装在滑座上。
作为改进,所述吸盘与固定架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套管的一端设有法兰盘。
作为改进,所述抽吸孔设置有四个。
作为改进,所述吸盘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缓冲垫。
作为改进,所述缓冲垫采用热塑性聚氨酯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实用方便;伸缩缸控制吸盘下落与硅片紧贴,缓冲垫具有高回弹性,减少对硅片的磨损;通过吸附装置与吸附腔配合,将硅片牢牢吸附住;吸附腔收缩段的大口径端与硅片接触,增大吸附面积从而加强吸附力,收缩段的开口逐步内缩,可以减少抽吸面积,经过平顺端到扩散段处,进行释放,扩散段与收缩段之间设有压差,加速吸附;滑座在丝杆上来回移动,对硅片进行输送;可拆卸的吸盘方便对吸盘进行更换;套筒与抽吸孔的的放置方式,使得气体经过一个拐弯,当出现吸附装置停止工作时,延缓气体停留时间,缓慢放置硅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卸片用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卸片用吸盘的吸盘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卸片用吸盘的吸盘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卸片用吸盘的吸盘的反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1、吸盘,2、机架,3、横梁,4、丝杆,5、驱动电机,6、滑座,7、伸缩缸,8、安装架,9、固定架,10、套管,11、吸附腔,11.1、收缩段,11.2、平顺段,11.3、扩散段,12、抽吸孔,13、吸附装置,14、法兰盘,15、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装卸片用吸盘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林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林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25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高抗动态闩锁能力的功率器件
- 下一篇:一种硅片烘干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