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散热的电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6322.2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3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范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承宏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084 | 分类号: | H01C1/084;H01C1/082;H01C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散热 电阻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电阻器,包括基体、电阻丝、第一导电圈、第二导电圈、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第一连接头与第一导电圈连接,第二连接头和第二导电圈连接,所述便于散热的电阻器还包括第三导电圈,基体包括中间段和分别连接在中间段两端的端头,中间段的直径小于两端头的直径,中间段与一端端头之间设置有第一凹槽,与另一端端头之间设置有第二凹槽,中间段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三凹槽;基体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散热内腔。本实用新型电阻丝及电阻圈位置稳定,不存在移位,从而减少了安装部稳固的缺陷,便于散热,延长了电子元件的老化时间,降低了电子元件出故障的机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电阻器。
背景技术
传统市面上的绕线式电阻器是将电阻丝绕在基体上,在电阻丝的两端各连上一个套在基体上的导电圈,导电圈通过螺钉或以抱箍的形式固定在陶瓷基体上的,这样的连接方式存在连接不稳固的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表面贴装(SMT)技术的普及,对表面贴装电子元器件需求越来越多,电阻器也是如此,目前国内有种表面贴装的片式电阻器,没有引线,在两端镀银作为端电极,但是成本高,由于片式结构的电阻膜层面积较小,电阻器的功率就小,阻值范围也窄,精度低、工作不稳定,不能适应高端电子产品发展的需要。
再一方面,电阻器作为电子元件,热量累积将容易造成电子元件老化快等缺陷,现有的电阻器散热效果差,电阻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电阻器,该便于散热的电阻器电阻丝及电阻圈位置稳定,不存在移位,从而减少了安装部稳固的缺陷,便于散热,延长了电子元件的老化时间,降低了电子元件出故障的机率。
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散热的电阻器,包括基体、电阻丝、第一导电圈、第二导电圈、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第一连接头与第一导电圈连接,第二连接头和第二导电圈连接,所述便于散热的电阻器还包括第三导电圈,基体包括中间段和分别连接在中间段两端的端头,中间段的直径小于两端头的直径,中间段与一端头之间设置有第一凹槽,与另一端头之间设置有第二凹槽,中间段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三凹槽,该第三凹槽将中间段分隔成第一中间段和第二中间段,第一导电圈套在第一凹槽上,第三导电圈套在第三凹槽上,第二导电圈套在第二凹槽上;基体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散热内腔;电阻丝包括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第一电阻丝缠绕在第一中间段的外表面上,第二电阻丝缠绕在第二中间段的外表面上,第一电阻丝一端与第一导电圈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导电圈连接,第二电阻丝一端与第三导电圈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电圈连接,第三导电圈放置在第三凹槽内。
通过第一导电圈套在第一凹槽上、第三导电圈套在第三凹槽上、第二导电圈套在第二凹槽上以及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及散热内腔的设置,使得电阻丝及电阻圈位置稳定,不存在移位,从而减少了安装部稳固的缺陷,散热内腔通过与外界环境相连通,及时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将产生的热量及时导出。
作为优选,所述基体为陶瓷基体。
当采用陶瓷基体时,陶瓷基体不仅能够不产生磁场,而且还具有耐高温和散热快的特点,当其与本实用新型结合时,能大大降低电阻表面温升和改善温度曲线,从而提高整体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电阻丝为康铜丝材料制成或锰铜丝材料制成的电阻丝。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各自均包括电阻丝本体层和包覆在电阻丝本体层上的绝缘层。
作为优选,所述电阻丝本体层与绝缘层之间还设置有散热层。
作为优选,所述便于散热的电阻器还包括塑封外壳,该塑封外壳将基体塑封在内,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的外端均引出该塑封外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的末端段均为与塑封外壳平行的水平直线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承宏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承宏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63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方位稳固防锈的发动机配件
- 下一篇:结构稳定型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