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天然气或油气混输的整体粘接型高压阻隔性管材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6957.2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2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高长全;王迎涛;张建芳;周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投宝塑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B32B1/08;B32B27/32;B32B17/02;B32B27/12;B32B17/1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振佳 |
地址: | 0742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天然气 油气 整体 粘接型 高压 阻隔 管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天然气或油气混输的整体粘接型高压阻隔性管材,包括管材管壁结构,管材管壁结构为多层结构,管材管壁结构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内衬层、内层密封层和包覆层;内层密封层包括设置在内衬层外表面的第一密封层和设置在第一密封层外侧的第二密封层,第二密封层与第一密封层之间设置有高聚物阻隔层,第二密封层的外表面缠绕有增强阻隔层,增强阻隔层与包覆层的内表面相接触;高聚物阻隔层的外部缠绕熔接有高纤含量的玻纤带,玻纤带的外表面与包覆层内表面熔接接触。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降低了气体渗透,提高了复合管材的耐压能力,由于玻纤的零渗透性,随着该层玻纤含量的提高,气体渗透量显著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或油气混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天然气或油气混输的整体粘接型高压阻隔性管材。
背景技术
在油气混输和天然气等含气体杂质的介质输送中,气体渗透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渗透气体会在非粘接型管材环空中集聚,在高压下造成外层刺穿,在系统减压时内衬层坍塌、起泡,使管材失效。鉴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应用于天然气或油气混输的整体粘接型高压阻隔性管材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天然气或油气混输的整体粘接型高压阻隔性管材,降低了气体渗透,提高了复合管材的耐压能力,而且由于高聚物阻隔层、石墨烯改性层对气体分子的阻隔以及增强阻隔层玻纤的零渗透性,随着该层玻纤含量的提高,气体渗透量显著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天然气或油气混输的整体粘接型高压阻隔性管材,包括管材管壁结构,所述管材管壁结构为多层结构,所述管材管壁结构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内衬层、内层密封层和包覆层;
所述内层密封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衬层外表面的第一密封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层外侧的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二密封层与所述第一密封层之间设置有高聚物阻隔层,所述第二密封层的外表面缠绕有增强阻隔层,所述增强阻隔层与所述包覆层的内表面相接触;
所述高聚物阻隔层和所述增强阻隔层的外部均缠绕熔接有高纤含量的玻纤带,所述增强阻隔层外部的玻纤带外表面与所述包覆层内表面熔接接触。
优选的,所述包覆层的材质为PE材料或石墨烯改性复合材料。
优选的,所述包覆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增强阻隔层的厚度,所述增强阻隔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密封层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高聚物阻隔层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内衬层的材质为PE材料或石墨烯改性复合材料。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应用于天然气或油气混输的整体粘接型高压阻隔性管材,降低了气体渗透,提高了复合管材的耐压能力,而且由于玻纤的零渗透性,随着该层玻纤含量的提高,气体渗透量显著降低。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天然气或油气混输的整体粘接型高压阻隔性管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投宝塑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投宝塑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6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