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管路保护功能的泄压式旋进旋涡流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7412.3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3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鑫晟昌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32 | 分类号: | G01F1/32;G01F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英扬昊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7 | 代理人: | 单军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管路 保护 功能 泄压式旋进 旋涡 流量计 | ||
一种具有管路保护功能的泄压式旋进旋涡流量计,包括壳体、旋涡发生体、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算仪、温度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出口导流体、安装块、销轴、扰流板、第一磁块、第二磁块、弹簧,壳体左、右两端分别为流体进口端、流体出口端,壳体内靠近流体进口端的位置设有旋涡发生体,壳体内靠近流体出口端的位置设有出口导流体,壳体上侧联通有流量计算仪,壳体内靠近旋涡发生体的内壁上设有安装块,安装块通过销轴与扰流板的一端转动连接,销轴上安装有扭力弹簧,扰流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磁块,第一磁块上侧的设有第二磁块,第二磁块通过弹簧与壳体的内壁上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对管道内壁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延长了流量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管路保护功能的泄压式旋进旋涡流量计。
背景技术
旋进旋涡流量计是采用先进的微处理技术,具有功能强,流量范围宽,操作维修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的新型气体流量仪表。旋进旋涡流量计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城市供气等行业测量各种气体流量,是目前油田和城市天然气输配计量和贸易计量的首选产品。
现有的旋进旋涡流量计在使用中发现,流体的流速对流量计内部管道的影响较大,当流体高度流动时,对管道内壁冲击较大,易损坏管道内壁,从而影响流量计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管路保护功能的泄压式旋进旋涡流量计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管路保护功能的泄压式旋进旋涡流量计,包括壳体、旋涡发生体、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算仪、温度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出口导流体、安装块、销轴、扰流板、第一磁块、第二磁块、弹簧,所述壳体左、右两端分别为流体进口端、流体出口端,所述壳体内靠近流体进口端的位置设有旋涡发生体,所述壳体内靠近流体出口端的位置设有出口导流体,所述壳体内的中部设有压电传感器,所述压电传感器上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上侧联通有流量计算仪;
所述壳体内靠近旋涡发生体的内壁上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通过销轴与扰流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销轴上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扰流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磁块,所述第一磁块上侧的设有第二磁块,所述第二磁块通过弹簧与壳体的内壁上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块与扰流板呈钝角设置,二者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对面磁性相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管路保护功能的泄压式旋进旋涡流量计,通过设置扰流板,当流体低速流动时,对管道内壁冲击力较小,此时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互吸合,扰流板处于管道内壁的上方,不影响流体流动,当流体高度流动时,对管道内壁冲击较大,此时第一磁块、第二磁块之间的吸合力不足以支撑扰流板继续贴合管道上壁,进而下落沿销轴转动至处于管道内壁中间的位置,对流体进行扰流,防止高速流体对管道内壁造成损坏,从而保证流量计的使用寿命,当流体速度下降后,冲击力不足以将扰流板继续下压,则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扰流板向上复位,直至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吸合,弹簧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吸收了第一磁块、第二磁块吸合时的震动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流体低速通过时A点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流体高速通过时A点放大示意图。
如图:壳体-1、旋涡发生体-2、压力传感器-3、流量计算仪-4、温度传感器-5、压电传感器-6、出口导流体-7、安装块-8、销轴-9、扰流板-10、第一磁块-11、第二磁块-12、弹簧-1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鑫晟昌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鑫晟昌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74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