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减震式建筑工程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7527.2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8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交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27/34;E02D5/64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丁国勇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减震 建筑工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减震式建筑工程桩,包括水泥台和安设在其底部的主体,所述水泥台上开有多组沿其竖直中心线阵列分布并贯穿至其底壁的填充槽,每组所述填充槽内均设有内铁丝网罩、外铁丝网罩以及设在二者中间并与二者相互凝结的第一水泥涂层,所述水泥台顶壁上设有与多组填充槽内的内铁丝网罩、第一水泥涂层和外铁丝网罩凝结固定的水泥顶盖。该新型减震式建筑工程桩,通过设置了填充槽、水泥顶盖、内铁丝网罩、第一水泥涂层和外铁丝网罩,当工程桩的底部发生沉降时,取下水泥顶盖即可使填充槽被打开,从而对沉降位置及时填充,且不需要取出整个工程桩,方便了对沉降区域进行填充,保证了工程桩的结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减震式建筑工程桩。
背景技术
工程桩是在工程中使用,最终在建构中受力起作用的桩。工程桩根据土体提供的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相对比例,可分为摩擦桩、端承桩和端承摩擦桩及摩擦端承桩四类;桩按桩直径的大小可分为大直径桩、中等直径桩、小直径桩三类;桩按桩身材料可分为混凝土桩、木桩、钢桩和组合桩。
现有技术中的工程桩还存在以下需要解决的问题:1、当工程桩下方的土层发生沉降现象时,只能将整个工程桩都取出,再对沉降位置进行填充,较为麻烦;2、工程桩的受力范围较小,因此容易因土层结构不稳定而导致整体结构倾斜,进而导致上方建筑倾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减震式建筑工程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减震式建筑工程桩,包括水泥台和安设在其底部的主体,
所述水泥台上开有多组沿其竖直中心线阵列分布并贯穿至其底壁的填充槽,每组所述填充槽内均设有内铁丝网罩、外铁丝网罩以及设在二者中间并与二者相互凝结的第一水泥涂层,所述水泥台顶壁上设有与多组填充槽内的内铁丝网罩、第一水泥涂层和外铁丝网罩凝结固定的水泥顶盖;
所述水泥台上设有环绕在其外侧并与其凝结成为一体的第二水泥涂层,所述第二水泥涂层的底部安设有与第二水泥涂层和水泥台相凝结的扩展板,所述扩展板的底壁固定安装有多组倾斜设置的限位角桩。
优选的,每组所述填充槽内腔的水平截面面积由上至下均有序缩小,每组填充槽内的外铁丝网罩均与填充槽内侧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若干组等间距分布并竖置的钢筋以及填充在主体内部并包围钢筋的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下方设有基底。
优选的,所述水泥台与主体之间设有石子层,所述石子层外侧设有与主体顶端相贴合的第二减震垫,并设有与水泥台底端相贴合的第一减震垫,所述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之间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新型减震式建筑工程桩,通过设置了填充槽、水泥顶盖、内铁丝网罩、第一水泥涂层和外铁丝网罩,当工程桩的底部发生沉降时,取下水泥顶盖即可使填充槽被打开,从而对沉降位置及时填充,且不需要取出整个工程桩,方便了对沉降区域进行填充,保证了工程桩的结构稳定;通过设置了第二水泥涂层、扩展板和限位角桩,以上三组结构的共同作用,使工程桩的受力范围更大,减小了整个工程桩倾斜而导致上方建筑不稳定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竖直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水泥台、2主体、3填充槽、4水泥顶盖、5内铁丝网罩、6第一水泥涂层、7外铁丝网罩、8第二水泥涂层、9扩展板、10限位角桩、11第一减震垫、12第二减震垫、13石子层、14基底、15填充层、16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交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交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7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气砌块发砖绞碎装置
- 下一篇:新型光影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