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牛后蹄剪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8683.0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6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治国;李鹏;惠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顺鑫鑫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02 | 分类号: | B26D7/02;B26D1/18;B26D3/22;A22C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蔡宗慧 |
地址: | 354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牛后蹄 剪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牛后蹄剪切装置,涉及牛肉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输送牛后蹄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上贯穿传送带上下方向固定安装有剪切室,所述剪切室内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侧底部通过弹簧固定安装有两压紧板,安装板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剪切刀,且所述剪切刀初始状态时高度低于所述压紧板的水平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剪切刀将牛后蹄剪切成块,使用方便,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剪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牛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牛后蹄剪切装置。
背景技术
牛肉是世界第三消耗肉品,约占肉制品市场的25%,落后于猪肉(38%)和家禽(30%)。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其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
长期以来牛肉加工企业对牛后蹄的剪切全靠手工操作。这种操作过程主要依赖于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加工质量得不到保证,且工人劳动强度大并且效率低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牛后蹄剪切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牛后蹄剪切装置,包括输送牛后蹄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上贯穿传送带上下方向固定安装有剪切室,所述剪切室内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侧底部通过弹簧固定安装有两压紧板,安装板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剪切刀,且所述剪切刀初始状态时高度低于所述压紧板的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剪切室顶部内壁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为双头电机,第二电机两端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丝杆座,所述丝杆座底部通过连杆固定安装所述安装板。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座侧壁还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剪切室内壁设置的滑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剪切刀为圆环切刀,所述圆环内径与所述第一转轴外径相匹配,且所述圆环内径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剪切刀与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螺母进行紧固。
优选的,所述剪切刀刀口为锯齿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剪切室左右两侧还相对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牛后蹄依次放置在传送带上,然后经过传送带的输送作用运送到剪切室内部,利用高度调节装置调节安装板的高度,则与安装板通过弹簧连接的压紧板也随之向下运动,将牛后蹄前后两端压紧,同时第一电机及与第一电机相连的剪切刀也随之向下运动,安装板继续向下运动,此时弹簧压缩,剪切刀继续向下旋转运动,将牛后蹄剪切成块,使用方便,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剪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剪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顺鑫鑫源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顺鑫鑫源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8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均热板及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发酵提取用生物发酵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