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化晶粒改变棒材浇铸方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9043.1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4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绪东;李洪滨;耿星星;刘瑞;王璐;卫煜堂;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12 | 分类号: | B22D7/12;B22D35/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曹一杰 |
地址: | 04351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化 晶粒 改变 浇铸 方式 装置 | ||
高铁和电气化铁路专用TKD棒材,主要用于高铁和电气化铁路吊弦用吊弦线夹,与高铁和电器化铁路用板带材配套使用。该产品可以满足高强度、高耐热性、强耐腐蚀性,且冲击时不产生火花等特殊技术要求。根据市场调研情况的综合分析,该产品的技术参数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控制尤为困难,尤其是我单位铸锭的化学成分均匀性、组织致密性、铸锭开裂等成为产品控制难点。本申请人对铸锭的熔铸工具进行了改进,将常用的浇铸工具直管的出口改造成等间距环绕管体轴线分布的三个出液孔,从而有效改善了TKD棒材成品开裂、晶粒粗大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合金棒材的生产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细化晶粒改变棒材浇铸方式的装置。
背景技术
铜镍硅系列合金是一类应用较广泛的高强度、中等导电性能的合金,目前广泛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高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件、导电电极和模用铜合金等领域。
从高强度和高导电的角度来说析出强化型铜合金的用量正在不断增加,逐步代替了固溶强化型合金材料。在析出强化型铜合金中,Cu-Ni-Si系列合金是兼具高的强度、导电性、应力松弛特性和弯曲加工性的代表性铜合金,在铜基质中通过使微细的Ni/Si金属间化合物析出,以强化金属,并对铜的导电性能影响较小。
高铁和电气化铁路专用TKD棒材,主要用于高铁和电气化铁路吊弦用吊弦线夹,与高铁和电器化铁路用板带材配套使用。该产品可以满足高强度、高耐热性、强耐腐蚀性,且冲击时不产生火花等特殊技术要求。根据市场调研情况的综合分析,该产品的技术参数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控制尤为困难,尤其是铸锭的化学成分均匀性、组织致密性、铸锭开裂等成为产品控制难点,采用何种技术手段,确保铸锭化学成分、结晶组织、铸锭内部、表面质量成为该产品开发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使用的TKD棒材在浇铸中存在中心裂纹、组织疏松、晶粒粗大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细化晶粒改变棒材浇铸方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细化晶粒改变棒材浇铸方式的装置,包括一个管体,管体自末端沿其中心轴线向管体内部开有内孔;内孔的前端未贯穿管体,管体侧壁上与内孔前端平齐的位置开有三个出液孔且三个出液孔均与内孔的前端相贯通;所述三个出液孔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且该平面与管体的轴线垂直;三个出液孔等间距环绕管体轴线分布。
现有技术中,在向模具浇注铜液时,采用的都是直管(图4、5),而铜液通过直管流出后,由于中心温度过高导致铸锭存在中心裂纹、组织疏松、晶粒粗大等问题;而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后,由于铜液出口采用等间距分布的三个出液口,铜液分散流出,使得铜液中心温度明显降低,有效控制了铸锭内部组织缺陷(中心裂纹、组织疏松、晶粒粗大)等问题。
本装置使用时呈竖直状态,铜液自上而下流过并且由三个出液口流至模具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可有效控制降低了铸锭中心温度,避免因中心温度过高产生的铸锭内部组织缺陷问题,通过三眼直管的使用把浇铸时铜液分散流出有效控制了铸锭内部组织缺陷(中心裂纹、组织疏松、晶粒粗大)等问题。满足了终端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4目前常用的直管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C-C剖视图。
1-管体,2-内孔,3-出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9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脱落的机油标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材料生产用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