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握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9066.2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6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尹刚刚;王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司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22 | 分类号: | A61B5/22;G08C17/02;H04W4/8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黄海霞 |
地址: | 201321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握力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握力检测装置,应用于手部康复训练技术,包括壳体,呈密闭的空心状,且部分或全部为弹性材料;气压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与所述气压检测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握力检测装置中,所述壳体且部分或全部为弹性材料,所述气压检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患者手握在所述壳体外侧时,手掌以及手指的所有指骨都将对壳体弹性材料的部位施力,从而引起所述壳体内气压的变化,通过所述气压检测模块检测所述壳体内的气压变化,从而计算出患者的握力大小,提高了握力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部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握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握力测试是手部康复训练中的重要过程,通过测试患者的握力大小,才能制定出适合患者当前恢复状况的训练计划。
现有的握力测试方式是通过握力计检测患者的握力,现有的握力测试设备多为机械式弹簧握力测试器,使用不方便,并且对轻微握力感知不精确,在检测握力时,一般是通过大拇指的近节指骨和剩余手指的近节指骨和中节指骨对握力计进行压握,而各个手指的远节指骨仅起到一个防止握力计脱落的作用,远节指骨对握力计施加的力并不会被握力计所检测,因此,对患者手部的握力检测并不准确。
公开号为CN20854131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握力测试器,包括左外壳、右外壳、受力板、发光单元、电源开关、电池、开发版和压力传感器。左外壳与右外壳相连,受力板在两者中间,两者中间还设有发光单元,电源开关。受力板紧贴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握力大小,发光单元用于显示电池电量和蓝牙连接状态,压力传感器、发光单元通过数据线连接着单片机,电池连接着单片机的电源端给其供电。该握力测试器中,仅部分指骨能对受力板进行试压,对握力准确的准确性很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握力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握力检测装置,提高握力检测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握力检测装置,应用于手部康复训练技术,包括:
壳体,呈密闭的空心状,且部分或全部为弹性材料;
气压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与所述气压检测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壳体且部分或全部为弹性材料,所述气压检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患者手握在所述壳体外侧时,手掌以及手指的所有指骨都将对壳体弹性材料的部位施力,从而引起所述壳体内气压的变化,通过所述气压检测模块检测所述壳体内的气压变化,从而计算出患者的握力大小,提高了握力检测的准确性。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为弹性材料,当手部握持所述壳体时,手心面可以完全与所述握持部相贴合。其有益效果在于:使得使用者手部的握力能够全部作用在所述壳体内的气体上,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弹性材料部分占所述壳体的比例大于1/2。其有益效果在于:保证可以受力变形的比例,使得握力能全部作用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气体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的空腔分割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气压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通孔内,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气压,其中,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相互独立,且所述第二空腔的侧壁为弹性材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司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司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9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