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浮动铰珩棒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9294.X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5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勇;杨琴;吴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亚新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7/00 | 分类号: | B23D77/00;B24B3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2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铰珩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浮动铰珩棒。该内浮动铰珩棒包括芯轴、内杆套、第一螺母、限位套、铰珩套以及第二螺母,限位套以及铰珩套依次套装在所述内杆套上,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内杆套的两端所述芯轴插装在所述内杆套内,所述芯轴包括一体成型且呈阶梯型布置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第一段上设有第一销孔,内杆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对应贯通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二段的截面呈正六边形,内杆套设有与第二段相匹配的正六边形孔段,所述第三段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机床连接的固定套。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内浮动铰珩棒可以通过更换芯轴,可以实现对多种深度的孔进行珩磨加工,无需准备多种长度尺寸的铰珩棒,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精加工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浮动铰珩棒。
背景技术
珩磨是指用镶嵌在珩磨头上的油石(也称珩磨条)或表面具有颗粒的珩磨杆对精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又称镗磨。珩磨主要用于加工孔径为5~500毫米或更大的各种圆柱孔、锥孔或内表面,如缸筒、阀孔、连杆孔和箱体孔等,孔深与孔径之比可达10,甚至更大。在一定条件下,珩磨也能加工外圆、平面、球面和齿面等。圆柱珩磨的表面粗糙度一般可达Ra0 .32~0 .08微米,精珩时可达Ra0 .04微米以下,并能少量提高几何精度,加工精度可达IT7~4。
铰珩棒是装在珩磨机床上加工各种高精度工件孔的工具,它具有切削效率高,加工工件寿命长,加工精度高,修复几何形状好,表面粗糙度好等特点,适合于现代化机加工行业高效强力珩磨切削加工。它特点独特,在各型珩磨机配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并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
珩磨加工的对象多种多样,但是不同的铰珩棒针对的加工对象和加工精度都是有差别的,但是由于不同的孔深并不相同,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加工对象准备不同尺寸的铰珩棒,成本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浮动铰珩棒,该内浮动铰珩棒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芯轴实现不同深度孔的珩磨加工,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浮动铰珩棒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浮动铰珩棒,包括芯轴、内杆套、第一螺母、限位套、铰珩套以及第二螺母,所述限位套以及铰珩套依次套装在所述内杆套上,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内杆套的两端所述芯轴插装在所述内杆套内,所述芯轴包括一体成型且呈阶梯型布置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上设有第一销孔,所述内杆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对应贯通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二段的截面呈正六边形,所述内杆套设有与所述第二段相匹配的正六边形孔段,所述第三段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机床连接的固定套。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销孔位于所述内杆套用于套装所述铰珩套的位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杆套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套挡止的定位台阶。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杆套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内杆套同轴的定位头,所述定位头具有与所述内杆套连通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内杆套的孔径,所述固定套具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的插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珩套上设有与所述内杆套固定的顶丝。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珩套两端具有缩径的引导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浮动铰珩棒,相比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亚新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亚新超硬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92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品生产用原料破碎装置
- 下一篇:电动燃油加注抽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