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浓缩催化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9353.3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0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F23J1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万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64 | 代理人: | 贾凌志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浓缩 催化 燃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效浓缩催化燃烧装置,包括高效浓缩催化燃烧装置,包括催化设备主体、预热件、过滤设备和燃烧装置,所述催化设备主体的左侧且位于真空抽气泵下方的位置固定设置有输风机,所述催化设备主体内且位于活塞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冷却管,所述排气管另一端连通有干燥组件,本实用新型中的废气在通过燃烧装置催化燃烧后,通过打开电磁阀,催化燃烧后的废气从通孔向上流动,通过冷却水在冷却管内流动,向上的废气均匀与冷却管接触,实现降温冷却,冷却降温后,通过打开抽风机,使冷却后的废气进入壳体通过干燥球干燥后排出,避免废气在催化燃烧具有较高的热量直接排放对外界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催化燃烧技术领域,具体为高效浓缩催化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喷漆、印刷、涂装、电子、塑胶、塑料、橡胶、漆包线、机械、电机、化工、仪表、汽车、发动机、塑料、电器等行业的中会产生废气,现有的废气处理会采用催化燃烧装置进行处理。
常用的催化燃烧装置中CO催化燃烧装置使用较为广泛,但是现有的CO催化燃烧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废气在通过CO催化燃烧装置催化燃烧后具有较高的热量,现有的CO催化燃烧装置对于催化燃烧后的废气不能进行有效的降温,如果直接排出易对外界环境和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现有的CO催化燃烧装置还存在催化燃烧效率低,催化燃烧质量差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高效浓缩催化燃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浓缩催化燃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对催化燃烧后的废气不能进行降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效浓缩催化燃烧装置,包括催化设备主体、预热件、过滤设备和燃烧装置,所述催化设备主体的左侧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真空抽气泵,所述真空抽气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催化设备主体相连通,所述催化设备主体的顶部中部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推杆,且推杆的另一端贯穿催化设备主体顶部并与活塞顶部中部固定,所述催化设备主体的左侧且位于真空抽气泵下方的位置固定设置有输风机,所述输风机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催化设备主体相连通,所述输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预热件顶部相连通,且预热件与催化设备主体的左侧外壁底部固定,所述预热件的底部通过管道与过滤设备的输出端连通,且过滤设备固定在催化设备主体的左侧且位于预热件下方的位置,所述过滤设备的输入端设置有连接气管,所述燃烧装置固定在催化设备主体底部内壁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上左右侧均上下贯穿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催化设备主体内且位于活塞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冷却管,且冷却管顶部右端贯穿催化设备主体右侧,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贯穿催化设备主体左侧,所述催化设备主体的右侧且位于活塞上方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相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另一端连通有干燥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组件包括与排气管另一端连接的抽风机,所述抽风机固定在壳体的左侧外壁中部,所述抽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壳体左侧相连通,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相匹配的密封盖,所述壳体内填充有多组干燥球,所述壳体的右侧中部设置有相连通的出气管,且出气管内设置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球外壁均匀开设有通孔,且干燥球内填充有颗粒干燥剂,颗粒干燥剂的粒径大于通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催化设备主体的右侧外壁底部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扰流转杆,所述扰流转杆位于燃烧装置上方,且扰流转杆的另一端贯穿催化设备主体的右侧并通过轴承与催化设备主体的左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扰流转杆位于催化设备主体内的外壁顶部和底部均匀设置有多组扰流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催化设备主体的右侧外壁且位于电机上方的位置固定插接有相连通的进料管,且进料管内设置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为螺旋状冷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未经刘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93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外叶片连杆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三级增程移动装置